图兰朵特 《图兰朵》影评100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3 15:33:09
分享:

  《图兰朵》是一部由Kirk Browning执导,Eva Marton / Plácido Domingo / Leona Mitchell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兰朵》影评(一):图兰朵的震撼

  卡拉夫说: 都不许睡觉,都不许睡觉,但紫禁城里的公主你也一样睡不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相信我的爱会打动你的心,用我的吻融化你心中的冰霜,你会爱上我,我必会得到爱情……

  卡拉夫对图兰朵的爱,柳儿对卡拉夫的爱,都震撼了我。还有中国韵味的茉莉花,还有“爱战胜一切的”今夜无人入睡”~~

  《图兰朵》影评(二):图兰朵

  多明戈的气质和形象太符合角色形象,舞台的设置和变化如此蓬勃大气,如果有幸能在现场再听一次,一定是不一样的感动。除了多明戈的第三幕的Nessun Dorma 之外,最喜欢的就是柳儿的饰演者的一位黑人艺术家,华丽美妙的歌声,动情感人的表演,两眼闪着的泪花,真的是心里为之一颤。

  难免会有不同的体会,对这句:“不是人去选择艺术,从来都是艺术去选择人。” 有了又一次的感悟。

  《图兰朵》影评(三):图兰朵中的中国情调——茉莉花

  《图兰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元朝时期一位名叫图兰朵的公主与流亡元朝的王子卡拉夫的故事。

  故事背景虽然是发生在中国,但真正的中国元素少之又少,《茉莉花》则是其中不多的跳出了整体风格的中国情调。

  据说当年,普契尼偶然听见一段东方音乐的旋律(茉莉花),他当即就把这段旋律用在了中国公主图兰朵的形象主题中。茉莉花与歌剧开场时庄严冷酷的氛围的反差,正如图兰朵性格的强烈反差一样,她在剧中是被比喻为“让爱慕者燃起烈火的冰块”,也正是这种对比,使茉莉花在这部歌剧中展现出独特味道。作曲家遵循了中国式的写作方法、和声基础、阐述方式、断句节奏,虽然是西方人在演唱,但我们一听,就是中国的韵味。每次图兰朵出场,都伴随着茉莉花舒缓、清爽的旋律,它将观众带到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世界,带到了中国大地迎面花香的江南水乡~~~

  《图兰朵》影评(四):视听盛宴

  (只是普通观后感,没有影评价值,无奈字数太多被拖成影评)

  视听盛宴! 在听了五六遍录制的《图兰朵》专辑后,特地去b站搜了歌剧现场版,先看了紫禁城版,只坚持看完第一幕,导的挺失败的,果断舍弃,转看最经典的87年大都会版。看完脑子里只剩下视听盛宴这个词。

  最爱的莫过于柳儿的两段咏叹调,尤其是第二段,从柳儿开口到柳儿之死眼泪就没断过。 “别悲伤,柳儿”“今夜无人入睡”这几段男高音唱的也很动人,“今夜无人入睡”无疑是最经典的了。 演图兰朵的女高音也是绝了,无论是歌声还是表演张力都没什么好挑剔的。 “北京人民”这段出现了两次,这段配乐与唱法营造的氛围感很强,加上一些急促的和声,变奏,紧张与肃杀感就出来了。 pingpangpong这三个活宝,全剧唯一缓和气氛的家伙,第一幕里三个的絮絮叨叨,第二幕里“我在湖南有套房”,笑:-D。

  对结局不满意(这应该是共识了),普契尼写到柳儿之死就去世了,后面是别人加的(也有人说普契尼已经写好故事只是后面的曲没谱),个人觉得剧情上的确在柳儿之死后只能说“合理不合情”,如果是悲剧结尾应该更成功。

  《图兰朵》影评(五):与其说是关于【爱】,不如用【征服】更好些。

  手机码完忘复制保存,结果忘联网了,发送失败什么都没了:D我好气我好委屈我还没人诉苦我好想吃东西啊:D

  ------

  不论是剧本音乐还是演员演绎都是满分qwq人物的刻画简直不能太赞太细腻,嗷所有演员都唱的太好太精彩了!

  图兰朵起初近乎偏执的孤傲、不信任与冷酷【一直感觉她的冷酷是涉世未深且单纯的】;当发现自己对男主炽热之爱产生了隐秘向往,而表现出的不安、手足无措、恐惧抗拒;面对柳儿忠烈的牺牲和对爱情无比坦诚无比缱绻的自白时,受到的震撼、些许不解和自我怀疑;直到最终一吻臣服住所有的挣扎动摇。这种内心的层层递进的摇摆和撕裂,有意的抗拒和无意的向往,全部全部淋漓尽致地刻画刻出来。看得真过瘾,真畅快。

  这样带刺的玫瑰,与其说是关于【爱】,不如用【征服】更好。

  -----

  本来是想记录下短评的,结果没想到超字数了……那我就多啰嗦几句,没什么思路云到哪儿是哪儿hhhh先说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吧。

  第一幕开场,帅气炮灰波斯王子临刑前的准备场景。

  阴暗肮脏拥挤的场景,骚动的人群,凶神恶煞的刽子手,碎步行进的紧张诡异音乐与合唱,以及闪着红色诡异亮光,在人群中狂乱扭动的舞狮。这就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了:西方文化中代表鲜血、暴力、残酷的红色,而在中国却代表喜庆和祝福,只有在庆祝新年时才会舞狮。祝福和死亡,象征喜悦祝福的舞狮狂热扭曲着宣判死亡,这个在刑场中被赋予了双重涵义的舞狮着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种荒谬的、强烈对比的撕裂感真的太冲击太残酷了。

  虽然从全剧不忍追究的中国元素混搭中,我猜或许编排时只是想中国化地突出恐惧感hhh不过也算是意外之喜吧,舞台的张力一下子出来了。

  ------

  这部剧着重刻画的就是图兰朵了,甚至从人物丰满程度来说,可称得上是唯一的主角。

  种种心理个性格都写在第一段了这里不多说。作为全剧重中之重,图兰朵却在第一幕一句唱词都没有,只作为背景匆匆出场一次。可即使如此,她却与第一幕的所有情节和角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唱词中也总不离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地不费笔墨,还未出场图兰朵人物外在标签就已经深刻地刻画出来:冷酷,美艳,高贵。还不当误交代故事背景,铺垫柳儿的隐藏线,故事的第一幕开头利索紧凑,很抓人。这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安排挺成功的。

  -------

  相比之下,男主的性格就平面化了许多。

  痴情,深情,和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莽劲儿。男主是一团火,他的存在是为了捂热女主冷若冰霜的心。但是男主性格的单一,不是因为演员的演绎,而是剧本本身的设置。我一直感觉,普契尼写他,不是为了讲诉这个勇敢的小伙子,不是为了讲述坎坷的爱情故事,而是为了让图兰朵的心融化,为了营造冲突。冰却试图反抗火,熄灭火,最后却融化在了火里,而火只永远在那里熊熊燃烧。

  多明戈演绎的真的很细腻很深情很动容,被拒绝时的小眼神给我心疼得不行hhh,那首今夜无人入眠也是缱绻得我浑身一酥头皮发麻【褒义!

  ------

  哦对,还得不提一下福禄寿三人组【x】,虽然乍看他们对于主线剧情推动可有可无,但是对于剧整体来说,却是不可或缺:较为平淡的旁白和需要借此以更有趣的方式呈现;推进或者过渡故事情节;巧妙的人设让他们更有力地烘托出中国风;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剧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以轻松的打趣儿平衡了整个剧情的紧张节奏,让观众喘口气儿;平衡了各个角色的舞台上的重力张力,而不会显得头重脚轻,有的角色太重有的角色太轻,有的情节重有的情节轻,而使一部戏失衡、不稳定【啊啊一直表达不准确那种感觉orz可能本身我这点的感受也比较混沌吧】而且他们三人的戏份拿捏也很好,既完全发挥了作用,又没有喧宾夺主用力过猛打散整部剧。

  刚才突然意识到这大概就是每部艺术作品配角的价值所在吧hhh之前一直没有认真想过这些,果然对我这种懒人只有打字才是思考归类的过程啊hhh

  我好喜欢他们三个的XD

  -------

  演唱、交响乐和剧情配合得超级棒,气氛烘托、感情积累都恰到好处,还有不少唱段带有中国风,好听好听好听。只恨自己不懂音乐说不出更高深的所以然..

  -----

  上面说那么多都是关于剧情设置的,对于二人的感情究竟是不是爱,是怎样的爱,好像又能扯不少……可我懒了……

  1看完才知道,原来今夜无人入眠不是因为之前脑补中春晚般的【此夜辉煌灿烂万分激动无人入眠】,而是【今晚找不到男主名字全北京城老百姓都得领便当怎么睡得着】【x。

  2茉莉花好!好!听!啊!

  3妈呀叨叨叨了这么长,初来乍到第一次写长评,个人拙见请轻拍,蟹蟹大家

  ⁄(⁄ ⁄•⁄ω⁄•⁄ ⁄)⁄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