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旧曾谙是什么意思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锦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2 20:24:41
分享:

  《风景旧曾谙》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景旧曾谙》精选点评:

  ●叶本人就如一首宋词,婉约派的。

  ●常常在经世书店看到,就是没法痛下决心购买~

  ●部分内容跟近期网易公开课里的南开大学讲课重复,但有利于二次复习。

  ●读了那么多外国诗,有共鸣者屈指可数。外国诗可能更强调意象?论意境,比起宋词,差得很远。准备在公众号里分享宋词。

  ●看字比听讲差了好多个级别的趣味,模糊可以赋成看书和吟诵的差距。要是真能听到叶老京腔的“跑野马”和平平仄,对诗词的感觉会更进一步吧?不然就只是像高中一样,只记住了索绪尔那个横纵交叉的矩形。至于温柔敦厚的感情啊(我理解就是朴素真挚),还有人生必然遇到的感慨(年龄过了一事无成——而且是造化弄人,这真让人害怕;或者是生,硬生生的别离而且道阻且长),看了一点书以后还是没能化成自己的感想。。。就是叶老有时候说的话蛮好玩的~~先暂时以那个空谷幽兰的意向结尾,因为人生啊,究竟是不是要被人评价赏识才好我还没决定了。(不过还没读完,待续)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16 什么叫蕙质兰心,瞧人家!

  ●中图上新淘到的~~

  ●葉先生講詩詞是那種娓娓道來,就算你完全不懂詩詞是什麽,哪怕不能認得幾個字,也會跟著她走進去並且不自覺間領略到其中的美。她是一個太好的表達者和教導者。

  ●非常喜欢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一):惊鸿一瞥,国色天香

  应该有十年了,自从知晓叶先生的大名,也粗略地翻阅过她写的汉魏六朝诗。是需要深深忏悔的,因为当初没有用心地专心地去阅读和体会,也就错失了领略中国古典诗词魅力的机会。

  十年之后,也许仍然是这些诗词在召唤我,我迟来地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了叶先生的高妙之处,惊叹于古典诗词的美,与美丽的诗词身后博大的中国文化。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本质把握是惊人的。生发感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出发点和魅力所在。叶先生讲诗词,从来都是扣住这点来讲的。个人以为,尊重和重视个体生命感受和感动,是对生命的最大褒扬,古典诗歌亦如是。反之,没有独特的自我的感动,就不会有风格各异的诗歌。

  叶先生视域广阔,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中让你找到了一条中国诗词遇码的发展路径。在中西文论的思考与研究中,发出自己对古典诗歌的独到见解。其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超乎理论之上的她对诗歌的感悟,她对词的独特发现。而其实无论是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还是杜甫诗的象喻性,以及词的警戒的品评,叶先生又都悟透了一点: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意蕴——不同的只是,获得丰富意蕴的途径而已。

  读叶先生的书,不仅仅是跟着她走进了这几首诗词,还是跟着她走进了古典诗词的精髓,甚至是跟着她窥见了中国古老的文化。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二):【书摘】叶嘉莹集

  “使柳枝歌之”,这是一个故事,见于李商隐的《燕台诗》。如果你看了李商隐的四首《燕台诗》就会知道,那真是扑朔迷离的、非常美的四首诗。尽管你不懂,也会被它吸引。关于这四首诗有一个故事,说是洛阳城中里巷间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字叫柳枝,有一次李商隐的堂弟让山吟诵李商隐的四首《燕台诗》,被柳枝听到了,她就惊问:“谁能有此?谁能为是?”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莲性虽胎”的“胎”,是生下来就有的意思。双卿说,有许多道理我本来就知道,可是“荷丝难杀”,莲的梗和莲的根里边都有长长的丝,藕断了丝都不肯断的。也就是说,我从理性上知道,但从感情上难以消灭。

  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他说“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光阴是不停留的,你把你的光阴用到什么上面去了?“朅来”,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去来的意思;一个就是尔来的意思。尔来,也就是近来的意思。在这里应该是尔来、近来的意思。他说,我近来真是后悔,为什么不好好地读它十年的书?我每天空空地悲慨,我追求的没有得到,我的理想都落空了,这光阴就在空虚悲慨之中消逝了!这个其实是很多诗人、很多词人都考虑到的问题。

  记得多年前我读过一篇犹太裔德国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短篇小说,题目是《绝食的艺术家》。故事中说一个不肯吃人间烟火的人,是因为他看到食物就有欲呕的感觉,但没有人相信他的绝食,因为我们都吃,他怎能不吃呢?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三):鸟啼花落,皆与神通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门必修课程叫做高等数学D,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仍然要学高等数学,又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我只需要学最简单的D等级高数。

  十来年的奥数培训把我对数学的热情消磨殆尽,所以一开始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抱着敷衍的心态。教我们的是一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年轻老师,他穿着特别完整的西装三件套,虽然嘴里说得基本上是汉语,板书却基本上是英语。

  讲完基础知识后,他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让我们做,下面的同学不是意兴阑珊就是纠结哀嚎,老师却径自凝视着黑板说:“多美啊,你们不觉得这道题很美吗?你们放心,考试不会有这种题目,我只是写出来让你们欣赏一下。”

  欣赏?数学题?人生第一次把它们连在一起……

  虽然我最终没有能够明白那道题有什么好美的,但是我一直记得他看着那道题时深情的眼神。那个眼神投在心里,好像让我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

  对,其实我想说的是,叶先生这本书写得真好。

  立论新颖、语言朴实、例子恰切、材料扎实、分析通透……

  但是最好的一点,是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钟爱就洋溢在字里行间。她爱它们不是因为它们能够给她带来什么成功、名利、幸福,她只是把爱它们当做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就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来接受这个宇宙万物的如此的美好的种种的生命的迹象。物,不是一个死的物,那是生命的迹象。为什么我们说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作为一个人,你有你的心灵,你有你的感情,而对于能够真正打动你的心灵感情的,真正有生命的可以引起你共鸣的东西,你不能感受它,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引自书中,有删节)

  因为我们有心灵有感情,所以我们能感受会共鸣,不是本应如此么?

  看叶先生的书,不止是增进学术上的修养,也是一次涤荡灵魂之旅。生死离别、豪情壮志、悲天悯人、忠孝仁义、淡泊超逸……原来如此种种百般滋味在那些诗词里都已经以那样微妙的方式道尽了。

  那么,你心里的滋味呢?

  叶先生说,只有作诗的感动,没有作诗的训练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她还专门谈到了如何学习作诗。

  你也许写不出“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叶先生诗)这样精到慨痛的句子,但是会不会也输给五岁小朋友的那首“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呢?

  ……

  鸟啼花落,皆与神通。

  心在,神在。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四):拐到古典诗词的后花园

  叶嘉莹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先生以过耄耋之年,犹孜孜矻矻,讲学不停,笔耕不辍,实在是当下中文学界之福。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先生在香港城市大学所做的十次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讲座讲录。翻读一过,真有良工授人以规矩之叹。

  全书自赋、比、兴这一中国诗学的核心问题谈起,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脉络,从先秦的《诗经》迄民初的词作,从诗词的基本美感特质到西方的语言学与文论,理论结构横跨中西,再配以生动翔实的具体范例,条分缕析,备见原委。有时驳去俗解,翻深前贤,在旧题旨中转出新意绪,尤带给人思理折进的快意。

  若细读全书,不仅为上述种种而钦佩叶先生的学养深厚,更要紧的是慨叹叶先生讲诗读词时的竭尽心力。今日是无诗情的时代。唐诗宋词早已让位于流行歌曲,连带着诗人亦无昔日的光环,而多是病人的别称。但叶先生却毫不为俗见俗世所囿,因她晓得,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诗的浸润与涵养。我撰作此文非彰表叶先生的功力精深,自己亦无此能,但由叶先生的讲解,使得我们再一次唤起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味与感动。书中讲解诗词非如时下人但求释解字词,辨识格律,仅以口舌增损口角波俏为高,而于诗情文心如当面隔山川。叶先生带领学生经由字词的切实掌握,进而从容迈步进诗词的后花园,体味涵泳其中的人情丰美与生命本有的意境。    

  譬如她解传统诗学中最为关键的“赋、比、兴”三义,古来于此三点发言者不知凡几,但大多越绕越远,难以启人心智。但叶先生却简单扼要地点明“我们告诉你的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一个是由物及心,一个是由心及物,一个就是平铺直叙,即心即物”,可先生却未就此打住,而是一再强调“我现在不是只是给大家讲一个作诗法”,而是“你有了作诗的感动你怎么样作出来?不是你作出来就算了,是你作出来的诗要带着你的感动,要足以传达你的感动,这才是成功的诗”,且“直接的感动还不是说你同时代的人受感动,就是相隔了几百年之后,诗里的感动的力量仍然可以使后来的读者受到感动”。由古早的作诗法讲到一个诗人何以为诗人的准则,叶先生不是要让学生了解这简单的《诗经》三义,更是要让学生吮味诗人作诗时的真率诚挚与艺术能力的同等重要。

  叶先生在第一讲中并未亟亟说明古典诗词的丰赡精美,而是强调诗词与人的生活的切近。这点尤为高明。今日诗词的偏居一隅,实在是因它已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少数人掌握的技艺。而当下社会的谋食日艰,讲求功利的风气亦加深了这一趋势。要让人们,尤其是学生从新走进古典诗词,洵非易事。叶先生正是看透此点,一上来即以平居生活中的普通场景来让学生了解到热爱诗词,其实你能得到的更多。她分析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一句中的“簇”字时说,“我们说‘夏云多奇峰’,一阵暴雨快要来了,远远地看见一团乌云,汹涌而上。但是,雪云不然,它阴得那么样的匀,但春天来了,它化开了…春天的云彩就柔软得像一团一团的棉花、棉絮一样。你放眼看去,你就觉得年华,一年之中的美好的季节,真的是来到了。”以日常景物的变化,切合诗词的用字隽永,我以为此处讲到了今日人们羸弱的感觉表达。

  我们常常讲中国古典诗词是抒情式的,但真要让学生了解这点,光靠理论的敷演仍是不够。真正要落在实处,还须唤回人们沉寂已久的语词记忆。上述叶先生所举的“簇”字一例,我敢说,绝对会让观者心头明亮起来。其实中文语词的魅力植根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但时移世易,久之这份记忆不经由高人的点拨殊难开启。如果我们将古典诗词比作曼妙的天光云影的话,那这份语词记忆不啻是源头活水,照人双眸,开人心眼。缺了它,也就看不见这份天光云影了。昔日王国维曾说诗的问题主要是“能感之,能写之”,后者的重要,绝不在前者之下。

  人认识的世界实在是人所能用语言来表达的那个世界。当我们失去表达的能力时,即使拥有了表达的权利,我们也说不出什么。古人的许多言语不仅精妙,更是将人在不同处境中纤敏的感觉经由文字表现出来。于是,一个人不论在何种境况,只要他拥有丰富的语言记忆,他也就得到比一般人大得多,也精细得多的内心世界。

  叶先生书中常催促学生自己写诗,我想,她肯定不是要让学生都变成诗人。在加拿大,叶先生还教幼儿园的小朋友写诗读诗,有趣的是,这些身处英语世界的孩童却对中文古典诗歌的阅读与写作颇有兴趣。我不仅想说这是叶先生的教化与启蒙之功,更要紧的是这样的阅读与写作让这群孩子意识到有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存在着,他们通过自己的想像构筑起了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时时刻刻与外在世界互相印证,彼此依存,而无论到哪里,这份可贵的经验将让孩子们今后认知到,只有当自己尝试着表达过这个世界后,才能说你真正拥有了它。相较他们,我们实在贫乏得可以。

  在无诗情的年代听叶先生讲解古典诗词,并非意不谐俗的宣示,而是归返内心的初始。也许我们看多了前门的纷扰热闹市声尘土,转而绕道后院,捡拾荒疏已久的一丛杂草一枝野花,亦可让干涸的心智再生汨汨流水。

  《风景旧曾谙》读后感(五):记住那风景

  第一次听说叶嘉莹先生之名是在高一,那时我对古典诗词兴趣满满,便常往校图书馆借书,那时的图书馆馆长便向我推荐了叶嘉莹,然而我第一次翻开叶嘉莹先生的著作确是在大一时,已过三年,后因为种种原因也未将其看完,简单来说,原因就是因为懒。真正完整地看完叶嘉莹先生的著作是大四,准确地说是在昨夜完成的,这便是七年的光阴。在几天前,就有一个想法,要在看完之后写一篇读后感,来纪念我与叶嘉莹先生之间长久却总是错过的缘分(错过只是因为自己懒)。

  叶嘉莹,号迦陵,叶赫那拉之后人,生于北平,因故迁居台湾,最后定居加拿大,终身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普及。这是我对叶嘉莹的了解。我喜欢从一个人的文章中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或经历,毕竟从自己笔端流露的感受比百度词条上简单的罗列更为深刻。

  《风景旧曾谙》,光听名字就隐忍浮想出绮丽的风光,更何况书页的设计又是简单素雅,晨紫色的厚皮封面不加一点装饰,唯书脊部分用白色包裹。

  从文字中便可窥见叶嘉莹先生当时身处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时的风姿,古典诗词如数家珍,每每信手拈来,侃侃而谈。郑培凯教授在序言里说当时在台湾去蹭叶嘉莹先生的课时,最喜欢叶嘉莹先生跑火车,因为每一次跑火车都是兴之所致,生动而不失道理。若以为叶嘉莹先生只是埋头于古典的老先生,那便是错误的,阅完此书最令我耳目一新的便是叶嘉莹先生运用西方理论来对中国的古典诗词进行新的解读,这看似简单,但若无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修养,这些理论的运用难免会沦为生搬硬套。

  在第一讲中就阐述了中外修辞手法的不同。中华古典文学的修辞手法简而言之就是赋、比、兴,而西方文学的修辞手法分别列举就是拟人、寓托、象征、比喻等八种,其中比喻又有明喻、暗喻、转喻之分。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都运用西方的修辞手法来对中国的古典诗词进行分析,那么中外的修辞手法除名字外具体又有什么分别?叶先生说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心即物,这是人与物之间相互的兴发感动的。而西方的理论注重感情对物的寄托,即心里先有有种情意,再借由image进行抒发,而这八种手法所不同的是情意与形象的关系,这都是由心及物的过程,相对应于比。中华的传统诗歌是吟诵的,行吟所到即心之所到,是自然抒发的,一旦刻意就失了气韵。

  另一处西方文学理论对于古典诗词的重新解读就是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双重性别”理论。中国的诗歌里有诗与词的分别,词,最早见于《花间集》,中国最早的词集,也就是歌词集,用于歌女所唱。这是必须交代清楚的,因为是用于歌女所唱,因此《花间集》中的词多以女性口吻,当然作者都是男性,也就是以男性之笔抒女性之情,这就是“双重性别”。男性作者写词中女性“照花前后镜”,写“画眉”,写“思春”,写“相思”,可是我们知道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女性,这些句子很可能是一种托寓,借由他人之口说自己胸中之事,这就增加了小词的耐读性,人们不免去究探作者的真实想法如何,即使作者并无他想。词又是长短句,长长短短高低起伏,读来不似诗般酣畅淋漓,却别有曲婉幽深之意。诗以言志,文以载道,那么词呢?黄山谷说其所写之词不过“空中语耳”,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宋人所作之词较诗则情意更真,这便是问题所在了。

  中国古典诗词惯有书写“弃妇”的传统,这个弃妇是广义的,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若无悦己者呢?就是“懒起画娥眉”“日晚倦梳头”了吗?叶嘉莹先生说:“既然没有人值得我把感情交付给他,那我难道就不要好吗?我只为了别人才簪花吗?虽然没有一个人是值得的,没有一个人是欣赏我的;但我一样要美、要好,要簪花照镜欣赏我自己吧!”当我看到这一段时,我兴奋得只想高呼,这种思想是多么进步,难道没人欣赏就不能好了吗?难道我要美我要好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爱慕和欣赏吗?这是我的自我追求,是我对自己人生的要求,为了我自己这个理由难道还不充足吗?这给当今多少女性以当头棒喝!何必自怜自艾!这也替许多单身女性回答了为什么不去找男朋友还不断修炼更好的自己的问题。我曾经写过:“即使装点得如何艳烈,也无法逃脱以废弃作结。不若留芳于山野,自己来懂自己的喜悦,就算有天抛洒沟渠任由他萎谢、无怨,天乾地坤仍记我留芳不绝;即使有天生魂陨灭,也无怨识得幻千阴阳沉涅。”大意也便若此。这就是叶嘉莹先生的魅力,不过一两行文字便可得窥叶先生思想的灵光,令人心生敬意。

  我虽早就对古典诗词心生喜爱,爱它的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爱它的字句清朗,意境绮丽,但难以会其深意,也因为诗词里独特的文法结构,使我常常只停留在单个字句的表面,而费解其完整意思的表达,更遑论典故的运用了。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古典底蕴的浅薄,我想,这也是许多年轻人对古典诗词敬而远之的原因。叶嘉莹先生说古典诗词的演变与世变关系极大,我深表赞同,因为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加之建国以来的“文革”,古典文化的根基在我们的社会中消磨殆尽,现代诗歌在新文化运动后兴起,到达今天已显得后劲不足,古典诗词的写作更是如强弩之末。中华诗歌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已非我所能回答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叶嘉莹先生著作颇丰,实乃幸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