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特点 父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5-28 16:26:13
分享:

  对孩子来说,细微的进步和巨大的进步是同义词,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孩子如果把糖果让给别人,就和富翁拿出一万元给你是一个道理。

  到了一定年龄,孩子学习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多以成绩好、不捣乱作为好孩子的标准。有时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有其他的优势,比如画画好,但还是不能被老师算作好学生。因此,孩子此时可能容易对自己表示怀疑,形成负面的评价。如果学校对孩子的评价不是很高,父母怎么正确看待?

  此时,父母和老师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甚至说父母和老师首要的任务不是发现孩子的缺点,而是优点。发现孩子优点越多,孩子的优点就会越多。孩子心地善良,会因为老师的肯定喜欢学校,会有许多好的表现,但是他自己说不清楚,甚至意识不到。这时老师要经常表扬孩子。表扬要具体,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要特别注意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对孩子来说,细微的进步和巨大的进步是同义词。孩子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这时的孩子如果把糖果让给别人,就和富翁拿出一万元给你是一个道理。所以孩子细小的爱心体现父母都要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父母有时觉得孩子的毛病很多,但要特别谨慎,千万不要随意说孩子不行。孩子的问题经常不是品质问题,包括拿别人的东西,不能叫偷。昨天我看报纸上说,北京怀柔的一个父亲把10岁的儿子活活打死,因为孩子拿别人东西,橡皮之类,父亲不能容忍。面对父亲的暴打,孩子一声不吭,父亲更生气了,因为孩子不求饶。实际上,孩子在那个年龄拿别人的东西和偷完全是两个概念。

  像“嗯,这次考得还可以,但不能骄傲,继续努力,下次要考得比这次更好。”“你看,你又骄傲自满了,一骄傲就退步!这不,成绩又下降了!”恐怕是父母最常说的话。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心理,觉得不能让孩子骄傲,如果总表扬他,孩子就会不知进取了。可是事实正好相反。

  2005年第8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登了练丽丹女士的文章《我骄傲了吗?》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她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大概是从初一开始,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在班上最多算中上水平。每次给母亲看成绩单,如果考得好,表扬的话总是很吝啬,生怕表扬多了会让我翘尾巴;而考得不好呢,她马上“阴云密布”,绝少不了说我又骄傲啦、不谦虚啦等等。而我呢,‘那时总是耷拉着脑袋,觉得自己很笨。由于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我从此对学习总是心存畏惧,对学不好的功课更加发自内心地厌恶。而她所说的骄傲则让我一脸的茫然。

  查一下字典,“骄傲”的意思是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自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用在学习上,就是自以为成绩考得不错,别人都赶不上自己,扬扬得意,沾沾自喜,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放松了今后的努力。这就是母亲眼里的“骄傲”。母亲就是怕我存在这样的骄傲心理,所以,她用那些话语来催我不断上进。

  对于我来说,不存在什么骄傲不骄傲的。分数的此起彼伏是正常现象。而母亲,对于分数总是很敏感,总是固执地认为,只要这次比上次考得差些,就是我骄傲了,得意了;只要下次比这次分高了,就是她的批评起作用了,我不骄傲了,变谦虚了,一谦虚就努力了,成绩又上去了。这就是她的逻辑。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