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影片轰炸泪腺 这些同志影片为戛纳染上彩虹色

编辑:光华路爽姐
发布时间: 2019-06-18 10:45:26
分享:
《每分钟120击》 海报《每分钟120击》 海报

《每分钟120击》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导演: 罗宾-坎皮略

主演: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阿黛拉-哈内尔

《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很久以来,同志电影都备受关注,只是多数人的动机并不单纯,束缚于宗教的戒律和社会的道德,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同志群体都生活在阴暗之中。因而,人们对于同志影片的诉求多半源自于对他们的好奇和窥探,不羁的生活,大胆的性爱,一如早前《阿黛尔的生活》中所呈现的一般。

《每分钟120击》 剧照《每分钟120击》 剧照

然而,伴随同性婚姻法案通过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于同志群体的理解也在逐渐趋于平常,它不再是禁忌的话题,人们可以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开放地讨论,而这也直接反应在艺术的呈现上。而入围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每分钟120击》 ,便是这样的试水之作。

《每分钟120击》 剧照《每分钟120击》 剧照

故事将镜头倒转回上世纪90年代,彼时的艾滋风暴正在席来,年轻人不满制药公司垄断科研成果,他们组建了激进组织Act Up,轰轰烈烈地走上街头对抗社会的冷漠。两个年轻同志一起投身抗艾事业,却最终因为理念冲突而分道扬镳。

《费城故事》剧照《费城故事》剧照

其实,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背景了,因为早在1993公映的《费城故事》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艾滋病患者早已投身到同样时代背景下的这场抗艾运动之中了。

《平常心》剧照《平常心》剧照

同样聚焦这轮运动的还有HBO拍摄的电视电影《平常心》,这部包括茱莉亚-罗伯茨、“绿巨人”马克-鲁法罗和“孔雀”马特-波莫在内一众大咖参演的良心之作,也凭借其大时代背景下的柔软,收割了当年的金球奖。

《每分钟120击》 剧照《每分钟120击》 剧照

即便如此,《每分钟120击》却并不是在炒冷饭。这部电影依旧不能割舍法国电影DNA中柔软的部分。

除了大量的近景写实镜头描绘角色外,导演罗宾-坎皮略并没有像如上两位影片的导演一样,通过影片去表达一种政治诉求,或是在社会中制造自己的声音。《每分钟120击》似乎更加柔软,看似是讲述抗艾运动纪录片的进程戛然而止,从群体经历过渡到私人经历,去突出大背景下个人的平凡。

《每分钟120击》 剧照《每分钟120击》 剧照

在故事的讲述上,这部影片也并没有遵循积极向上的套路。运动组织内的分歧,死亡面前的潸然泪下,一如人生的百感交集取代了一味的正能量。

《每分钟120击》 剧照《每分钟120击》 剧照

除此之外,导演也希望弱化90年代这个时间特征,除了区别于早前的诸多影片,更多希望传递“抗争还在继续”的呐喊。然而,全片House音乐淋漓尽致的应用,却又将银幕前的观众带回到90年代。

在首映之后,很多人对《每分钟120击》的评价是“最具夺奖潜质”,虽然这个结果仍然是个未知数,然而因为《阿黛尔的生活》早前斩获金棕榈,这绝不是引人眼球的口号罢了。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