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引起脑瘫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4-14 20:37:48
分享:

  疾病是由其影响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爆发的,新生儿生黄疸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疾病,但其也会向病理性黄疸发展而且严重的话的会对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留下很大的后遗症,那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由多种病理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比较多见。高胆红素血症时,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核,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脑瘫,一般认为是游离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所致。因为正常时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而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如果血中胆红素产生过多如溶血、败血症等时,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或血白蛋白过低,就有一部分没能和白蛋白结合而成游离状态,这种游离状态的胆红素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沉着于神经细胞膜上和线粒体生物膜上,导致细胞变性坏死。也有部分患儿是由于血脑屏障功能减低所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并不明显,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缺氧、酸中毒及感染的患儿,脑血管内皮受损,也会导致血脑屏障功能下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临床不论任何疾病,只要有缺氧者,除表现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外,常出现黄疸加重,原因可能与缺氧抑制了肝脏酶活性及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还有相当数量的胎儿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等,常呈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新生儿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想,小头畸形、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现象的单独或呈不同组合出现,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生后第一周内常出现的症状,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胆红素生成较多、血清白蛋白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脏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肝循环重吸收胆红素较多所致。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由新生儿时期的一些疾病所致在这些疾病的新生儿中,此表现不但常见而且严重,尤其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达到257μmol/L(15mg/dl)以上时,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造成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应密切监护,尤其应重点监护较重和患有黄疸的早产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如果2周后未见好转就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黄疸可能引发脑性瘫痪,是脑性瘫痪的一个诱发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多注意小还得发育是否有障碍。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新生儿时期黄疸颇为常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的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部分病理性黄疸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是引起脑性瘫痪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生理性黄疸是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所致的黄疸。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增高(包括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所致。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间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的,而生理性黄疸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是会转变成病理性。具体的由下文开始讲解: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但病理性黄疸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不同: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以及减少新生儿黄疸引起的脑瘫现象。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