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湿疹 小儿过敏性湿疹,忌湿热消化不良!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3 21:17:39
分享:

养过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孩子在小时候特别是有尿不湿的情况下是最容易得湿疹的,为什么呢?因为尿不湿裹在孩子身上不透气,身上的毒气出不来自然就要变成湿疹出来了,从身上脸上手上等等地方冒出来,当然有些是因为孩子的皮肤娇嫩,比如碰到一些花啊什么的会过敏,下面时尚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小儿过敏性湿疹及它的预防治疗方法!家有小baby的妈妈们赶快进来看看吧!

小儿过敏性湿疹是宝宝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自觉剧烈搔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病因较复杂。多由于某些外界或体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关系较复杂,其他影响因素亦多,因而与接触性皮炎不同。多见于那些胖嘟嘟的宝宝,通常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部及皮肤皱褶部如颈后、肘内侧、腘窝,也可累及全身。

小儿过敏性湿疹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孩子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趴着时,孩子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病儿常因极其瘙痒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湿疹的外形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常流黄水,可形成水疮,干燥时则结成黄色痂盖。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宝宝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或脓痂。

小儿过敏性湿疹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对环境中某些因素的过敏反应。这种小儿常伴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荨麻疹等疾病;多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早的生后1~2周即出现皮疹,主要发生在两个颊部、额部和下颌部,严重时可累及胸部和上臂。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可出现水疱、脓疱、小糜烂面、潮湿、渗液,并可形成痂皮,痂脱落后下面是糜烂面,愈合后成红斑。约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消失,皮肤干燥,呈现少许薄痂或鳞屑。

小儿过敏性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婴幼儿湿疹早期补充益生菌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改善宝宝免疫功能、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

在过敏儿童中,出生时的TH2型免疫被肠道菌群加强,从而导致出生后0-14岁儿童反复出现过敏性咳嗽、鼻炎、支气管哮喘、异位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食物过敏以及治疗中抗生素频繁使用导致儿童免疫紊乱和营养缺失,儿童反复过敏长期用药已严重危害着孩子们的体质。

并不是每个婴儿都会患上湿疹,这与婴儿本身的体质有关。实际上婴儿湿疹的病因很复杂,简单概括的话,婴儿湿疹发病原因指向特异体质遗传及免疫功能紊乱和胃肠功能不完善有关。研究显示,湿疹患儿大多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例如患儿家族内有湿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的患病史、患儿血液中参与过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IgE水平明显增高等。如果再加上食物或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孩子患上湿疹的概率就大大增高了。婴儿湿疹的过敏原很多,食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牛奶、蛋类、大豆、鱼等都有可能引发婴儿湿疹,而其中又以牛奶与过敏的关系最为密切,大约70%的牛奶过敏患儿有皮肤症状表现。

服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也可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维生素C等一起服用。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锌糊剂,冬季可加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如果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应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软膏。每天搽3次为宜。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护理方法,湿疹因瘙痒严重,皮肤容易搔破,在湿疹严重部位或皮肤破溃部位的护理方法有讲究,先用碘伏表面清洁,再涂一层百多邦软膏,让破溃皮肤有效修复,湿疹严重的地方隔天后可再涂抹湿疹药膏。配合口服抗过敏益生菌,坚持三个月,可看一下湿疹改变。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了小儿过敏性湿疹的原因及它的护理方法,要记住不要让孩子“湿”“热”“消化不良”,只要没有这三样不好的现象湿疹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了!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