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件何时才能被立案?——揭秘立案标准及程序详解

编辑:
发布时间: 2023-10-29 19:48:45
分享: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也在逐渐增多。那么,这些案件何时才能被立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立案标准及程序。

一、立案标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诈骗案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立案:

1.客观上构成犯罪,即行为已经发生并具备犯罪的事实依据;

2.主观上构成犯罪,即犯罪人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

3.已经掌握了犯罪人的身份。

除了以上三个条件,还需要注意的是,被害人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被认定为诈骗犯罪。具体来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应当达到5000元以上。

二、立案程序

当满足了以上的立案标准后,诈骗案件就可以进入立案程序了。

1.报案: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报案,但是建议选择公安机关报案。

2.立案审查:公安机关收到报案后,会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如果初步认定符合立案条件,则会立案,并派人进行调查取证。

3.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进行立案侦查,收集证据,确认犯罪事实,查明犯罪人的身份,并对犯罪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移送审查起诉:经过侦查取证,公安机关认为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楚,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就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5.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收到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确认犯罪事实,确定犯罪人的罪名,并提起公诉。

6.审判:人民法院收到检察机关的起诉后,会依法审判,对犯罪人进行定罪量刑。

诈骗案件的立案过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包括客观构成犯罪、主观构成犯罪、已经掌握了犯罪人的身份、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达到一定的标准等。一旦符合立案条件,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审查起诉和审判等程序。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