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脓肿怎么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有脓肿怎么办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3-11 12:13:53
分享:

  哺乳期乳腺炎普遍发生于初产妇身上,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两种分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不同的类型具体的治疗方法并不一样,需要在医院诊断后才能决定。不少患者是化脓性乳腺炎,那么,哺乳期乳腺炎有脓肿怎么办?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哺乳期乳腺炎有脓肿怎么办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急性炎症性病变,为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哺乳期,病程较短预后也较好,只要治疗及时得当,一般不会发展到化脓阶段。如若治疗不当使乳房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局部漫肿发热,压痛明显,穿刺抽吸有脓液,则进入化脓阶段。化脓后治疗主要是及时切开引流排出积脓,并且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且需要停止哺乳,局部热敷患侧乳房或加强按摩等物理治疗。化脓后仍要保持乳汁通畅,可借助吸乳器或者按摩帮助排空乳汁。

  哺乳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而且,哺乳期乳腺炎多数是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细菌自乳头或乳晕的皲裂处侵入乳管并沿淋巴引流导管乳腺小叶感染。所以,要想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哦!为了健康着想,产妈多加注意。

哺乳期乳腺炎脓肿处理方法

  哺乳期的乳腺炎化脓,主要是因为早期的乳腺炎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蜂窝织炎没有及时消散,炎症继续发展,组织坏死,才形成了脓肿,肿块逐渐增大变硬,疼痛加重,多为搏动性的跳痛,甚至持续性剧烈疼痛,乳房局部的皮肤发红、灼热、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高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出现化脓之后,必须及时的进行切开引流,具体的引流方式要根据脓肿的多少、大小以及位置来综合决定。脓汁引流之后,患者的症状会有明显的缓解。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产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患者一般会感觉局部有疼痛、红肿、皮温增高的症状,严重者可合并感染、高热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出乳汁。其早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在未形成脓肿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局部热敷。后期形成脓肿,对于比较浅表、脓腔不大、全身症状不重的情况,在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由专业医师给予反复穿刺抽脓,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以达到治愈效果,以此避免切开引流后形成瘢痕。

  但对脓腔较大,有间隔、呈多房性,脓液较黏稠,不易抽出的深部脓肿或全身症状较重者,需及时前往医院切开引流,避免出现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对于病侧乳房,需用吸乳器吸尽乳汁,有利于保持病情的恢复及乳汁通畅排出。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你的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