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根的作用与功效 艾叶和防风功效与作用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6 13:46:53
分享:

对于防风或许我们还不是特别了解,可能我们都认识,只是不知道它叫防风而已,我们一般都不知道那些野生植物的名字,不过艾叶我们都是知道的,因为每年的端午节家家都会用到艾草,而艾叶就是艾草的叶子,艾叶有很多的用处,嫩的时候还可以食用,人们做的青团用的就是艾叶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艾叶和防风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艾叶和防风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叶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叶”,台湾正流行的“药叶浴”,大多就是选用艾叶。

艾叶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它还能能止泻,又能通便,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

防风与艾蒿一同熬水的作用

一般可以温阳散寒,除皮肤之风之毒,可以通经络,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