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肥了中国 历史上的两伊战争,中国从中赚了多少钱?仅一个厂就赚了10亿!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3-07 09:30:23
分享:

最近,在朱日和八一建军节的阅兵仪式上,许多人对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惊讶,展示了许多先进的武器,令人感到兴奋。大家都为中国军工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骄傲,但你知道中国军工的艰难岁月吗?80年代中国军工遇到了哪些困难?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建设。但是中央领导也提出军队要有耐心,各种军令一落千丈。结果以前吃皇粮的军工企业一下子亏了不少钱,只能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在此期间,中国军事人员应该受到表扬。他们坚守岗位,用自己的智慧实现“军转民”,开拓国际军火市场。

在中国军工最困难的时期,世界上爆发了一场战争,间接挽救了很多中国军工企业。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两伊边境战争持续了8年。

虽然伊拉克和伊朗都盛产石油,但双方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工业,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都是进口的,无论是子弹、大炮还是导弹。特别是伊拉克,战前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国”,但军事工业不如伊朗,很快在战争中垫底,但伊拉克很快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武器进口国,那就是中国。

本来伊拉克人发现中国武器便宜易操作,所以在战争中大量购买中国武器装备。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一直在准备与前苏联的世界大战,因此生产了大量武器,并拥有强大的军事生产能力,从而与伊拉克一拍即合。这场远至西亚的战争,对于80年代的中国军事工作者来说,是一场“及时雨”。20世纪80年代初,当国家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不得不大幅削减军备,提出“军队要有耐心”。

依靠两伊战争的军火订单,生产武器弹药的中国企业发了大财。从617厂的历史来看,短短几年,617厂出口外贸坦克就赚了10多亿美元。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