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什么意思 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成语兵不厌诈的历史故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4 14:32:50
分享:

公元前633年,宋国与楚国交战,楚国太弱,无法抵抗楚国。次年春天,晋文公出兵攻占了楚国的盟友曹国和郭玮,并要求他们与楚国断交后再恢复国家。楚被激怒了。宋国解围,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对峙。

晋文公重耳在做公子的时候,被继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将来如何报答他。重耳说:“你有漂亮的女人,绸缎等。我能给你什么?”如果多亏了你,我可以重新掌权。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到三舍。如果楚不能理解,双方又会打起来。"

为了履行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90英里。楚国的将军玉子率领楚国军队。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壮士;晋国统一齐、宋等国,实力较弱。我们做什么呢晋文公的侄子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对于讲究礼仪的绅士来说,应该多谈忠诚与信用,获得对方的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之间,还不如用欺诈来欺骗对方。可以采取欺骗敌人的方法。”

听了童犯的建议,先击溃了右翼组成的两军,即前敌和蔡,然后主力佯装撤退,引诱左翼的追上来。当储君左翼到达时,遭到伏击,储君左翼被击败,钟君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打胜仗后,晋国与齐、鲁、宋、郑、蔡、郢、魏联合,成为诸侯的霸主。

也有人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远离家乡”这个成语,意思是避免和避免冲突。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