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铭 于国铭,李沧公安分局班子成员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2 09:27:41
分享:

7月6日,“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剑论坛在吉林建筑大学举行。论坛由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会、社会生态实践研究杂志、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杂志、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共同主办。

论坛主题是生态实践智慧的研究与当代实践,由“逻辑思辨:生态哲学、生态智慧、生态实践;情境学习:提高生态智慧的实践能力;规划设计:多边界协作和输出路径探索;施工管理:优质生态实践探索;生态智慧实践体系的构建。来自国内外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300多名研究者和实践者齐聚集结地,聚焦“生态智慧”,探讨新时期“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的诸多思考。

题目1逻辑思辨:生态哲学、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

在生态哲学中,如何辩证地看待“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关系?如何在生态实践中构建、完善和实施“生态智慧”的系统理论?如何用“生态智慧”理论来指导“生态实践”?

主持人:冯路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所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适度理性主义与生态智慧

陆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所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生态智慧是人们在困难的情况下随机做出有益于人和生态系统的事情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艰难的生态实践所需要的能力。为了追求生态智慧,必须抛弃武断的理性主义。谦虚的理性主义承认人类理性的易错性,可以支持我们追求生态智慧。

生态实践:社会生态实践研究

向威宁

同济大学夏洛特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由于生态实践的原始错误、生态实践问题的不合理性和生态实践的必要性,人类的生态实践是一个试错和补救的过程。实现生态实践的途径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其本质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因此,理解社会生态实践的本质对于人类解决生态实践问题至关重要,一个以社会生态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术领域——生态实践应运而生。

对绿色建筑基本概念的思考

张权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主席

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研究,阐述了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以建筑生态为例,就是和谐处理人、建筑、自然的关系,消耗最少的资源,使室内空舒适,对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小。本质上,它就像一个生态问题:人、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

爱知目标与昆明行动——中国自然保护的转型与路径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