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打一成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带你重温三国历史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9 10:58:18
分享:

人们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刘备曾请他下山,向草船借箭等。,这就带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关于诸葛亮隆中对的对策也广为流传。但是诸葛亮还有一点广为人知,那就是诸葛亮流泪砍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流泪杀马谡呢?这是伪装还是什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

马苏介绍

网络映射

马谡,襄阳翼城人,曾任马良之弟,三国时为蜀汉官员兼将军。初随刘备入蜀为荆州,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太守。蜀汉总理诸葛亮任命他参军。马谡高人一等,擅长军事战术。诸葛亮一直很重视他。每次见面说话,从白天到晚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位非凡的人才却被诸葛亮所谓的“顾全大局”扼杀了。

公元228年,葛亮、马谡攻打北方时,违反诸葛亮的作战指示,导致街亭倒塌。退兵后,被诸葛亮斩首。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据记载,公元221年,刘备率军进攻东吴。历史称这场战争为夷陵之战。同年8月,刘备落荒而逃,次年刘备去世。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已故的刘禅治理国家。他发展生产,积累经济实力;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稳定国内政局;然后北上汉中,准备伐魏。

蜀汉建国后六年,率军绕秦岭西侧出祁山,先后拿下天水、南安、永安三县,魏冠中动摇。魏明帝为稳定局势,派曹睿出使长安,并派张合将军抗击蜀军。

双方在街亭相遇。马谡是前敌指挥官,指挥将领,但指挥不力,全军覆没,被张合击败。诸葛亮被迫撤军。很多将军抱怨。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在马谡砍了谢忠,把自己贬为三级。

诸葛亮流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

诸葛亮杀马谡有三个原因。

一、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遭到魏颌部主力的抵抗。他违反了诸葛亮当初的部署,不听王平的建议。在寡不敌众的形式下,他无法入城,但水户山被张的颌军切断,杀得很惨。

第二,街亭的失守让诸葛亮非常被动,本来非常有利的战局突然变成了败仗。

第三,诸葛亮虽然很珍惜马谡的才华,但为了严格遵守军纪,毅然依照军法斩首马谡,并上朝朝廷,要求将他的官职降为三级,追究“不守军纪”和用人不当的责任。

但是诸葛亮砍头马谡也在后世产生了一个成语,就是顾全大局。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