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的区别 百行征信牵手央行征信中心 个人征信走向市场化探索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19:25:02
分享:

白航郑新前手中央银行郑新中心

首家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兴征信机构落户深圳福田,注册资金10亿元。其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大股东,持股36%,芝麻信用、腾讯信用、前海信用、考拉信用、鹏远信用、中国程心信用、中智诚信用、华道信用等8家市场机构各持股8%。

12月,征信市场发生两大事件:12月4日,央行公示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朴道郑新,股东包括京津港、JD.COM、小米、鄙视;12月8日,国际征信巨头易博瑞改变主意,将继续在中国大陆展出。

征信记录过去的个人信用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未来的个人经济活动。这些行为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通常被称为“信用记录”。对于我国不成熟的征信业,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对征信业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征信业和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已进入中国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目前,全国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人数量最多的信用信息系统。市场主导的征信服务主要是指2018年5月成立的100家银行征信服务。作为中国唯一获得个人信用信息经营许可的机构,其股东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8家市场机构组成。目前已访问600多家机构的征信,推出个人征信报告等三大征信服务产品。

个人信用信息产业的开放正在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开放可以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承诺向外资开放一些金融服务,信用调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征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联合发文,明确了外资征信机构的标准。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将大幅放宽征信、信用评级服务、银行卡清算和非银行支付的准入限制。可以预见,中国个人征信业即将对外开放。

从我国信用信息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我国信用信息市场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当初市场是自主开发的。但由于当时很多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缺乏公信力,难以解决相互信任的问题,无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为了迅速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了全国统一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其间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信用信息产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大力促进信用信息市场的发展,丰富市场主体。目前已逐步形成公共征信机构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并存,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局面,我国征信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关于征信服务业的具体情况,请点击查看《中国征信服务业市场前瞻分析研究报告》和《2020-2025年未来投资策略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