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14:17:49
分享: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_高考自主招生的利弊_自主招生后还能参加高考吗

高考自主招生的利弊

自主招生改变了江的命运,也可以给更多有特长和创新潜力的学生一个高考的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下自主的优势:

1.可以去低分数名校:去低分数名校不是自主招生前的空,因为高校自主招生是高中最好的加分增效方式,优惠力度很有吸引力。成功自主招生后,可以获得10到60分不等的分数,有的高校甚至可以提供低至一批地方本科的优惠费率。参加自主招生的90所高校大部分是985和211优质名校,也许高考中心名校很可能差20分。

2.自招帮助你设定目标:自招可以让考生提前设定冲刺目标。当很多考生的高考目标只是高分的时候,有些考生通过自主招生,除了高分,还建立了更明确的目标院校。一个看得见的岸肯定会让考生的心态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当然,这不仅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对考生的鞭策。

同时,如果考生能在高考前通过考试,说明他的志愿上了双保险,会缓解参加高考的孩子的心理压力,态度好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

3、任人唯贤:虽然自主招生对所有考生开放,但他的受众大多是有偏见、有创新的,是“按图”和“任人唯贤”,而不是基于分数论的“捏顶”选拔。所以学生如果能通过自主招生,基本上就进入了考生感兴趣、擅长的领域。兴趣和热情将是成功的最大捷径。

但是每年高校的选择都是不合适的,有很多例子都止于初审。比如今年一个自招的学生,学生和家长的目标是北大博雅,天大,南开,武大等985院校,但是孩子自己没有优秀的奖项。专家和老师根据孩子以往的成绩和学习背景,在北理、北交等优质院校给予定位。父母的期望可能很高。经过协商,他们没有选择我们的服务。最后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报了案,竹篮里装满了水/[/K0/。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定位不准,选择机构不科学。如果家长提前注意自招,多听专业课,高一给孩子做规划,也可以请专业机构和咨询师给孩子做更深入的评估和沟通,做好被报院校的专业定位,然后根据孩子的动态成绩做好选择院校的工作。这样无论是申请自主招生还是志愿填报,都会有针对性,让孩子不至于学得不知所措,让父母不至于盯着疼。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的补充。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在高考基础上通过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笔试和面试考核),主要选拔学科专业和创新潜力突出的学生。

目前,全国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有90余所,自主招生试点改革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形式,由占今年本科招生计划总量5%的高校进行。从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考核将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统一安排。

考生根据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的条件,结合自身专业和创新潜力,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研究生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可以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试点大学可以不分配推荐名额给中学。自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

自主招生后还能参加高考吗

入选学生应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符合相应要求,并接受高校报考考试。大学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不超过两次,全程记录考试过程,防止作弊。自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后,可以获得相应的高考降分优惠政策。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