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肥田大丰收打一生肖 江苏通州38万亩水稻开收 金秋优质水稻喜迎丰收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09:16:51
分享:

江苏通州:收获水稻38万亩

最近,江苏省通州市第十镇渡海亭村迎来了一个灿烂的秋天,金黄的稻子弯下腰,黄澄澄的橙子昂起了头。葛金莲的收割机在田间快乐前行。“今年水稻长势好,一亩地大概能收1340公斤。”葛金莲高兴地说。

10月,通州区秋收作物进入收获期。最近几天,水稻插秧开始了秋收。据了解,通州区今年种植水稻38万亩,其中505、9108个品种占70%。

葛金莲79岁,妻子82岁。她说她能在这么大的年纪种地是因为机器收割。她那台七分米收割机10分钟就收割完了,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大米用汽车运到地里,非常方便。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加速了秋收的进程。师宗镇是我们地区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全镇水稻面积约6万亩,全镇有150多台收割机。此外,还有40余台国外收割机投入秋收,每天饱和作业超过6000亩。师宗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曹德新说:“我们已经收割了三四天了。目前,我们已经收获了大约1万亩。预计11月初收割,全部机械化。大约70%的稻草将被压碎并归还给田地,其余的将被丢弃。大部分绳子被少数家庭使用。”

据统计,通州区拥有收割机1300多台,加上进口收割机300多台,现已全面投入秋收,水稻收割率超过99%。截至当日,全区已完成20%的水稻收割,预计11月初全部完成。

秋季优质大米迎来丰收青浦薄米收获并投放市场

经过150天的努力和期待,秋收季节终于来临了。青浦出产的优质薄米,具有叶香、米香、米香的特点。青浦的新鲜薄米经过烘干、筛选、脱壳、抛光、包装,最近陆续上市。

青浦薄米是上海土生土长的一种优质米。早在明清时期,就被朝廷指定为宫密。记者来到青浦区第六届优质稻米品鉴会荣获“三金三银”的友和谷种植基地。该合作社的负责人丁晓桓告诉记者,他最近一直忙于新稻的上市工作,三个优质品种陆续在基地上市,非常忙。

为了使水稻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友和谷种植基地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记者看到,友和谷种植基地选择了60亩低洼稻田作为“鳖稻共育”基地。每个场地周围开挖一条宽2m、深1m的环形沟渠,并设置统一的进出水通道。围堤周围设置一圈高度约50厘米的防逃生板。丁小焕介绍,小河沟4月初放养小龙虾,6月初种植水稻。当水稻长势完全时,将甲鱼放入稻田进行“稻龟共育”,11月收割水稻,11月底收割甲鱼。水稻收割后,充分利用基地的围栏和散落的水稻养鸡。

将一批甲鱼按比例放入稻田,利用甲鱼的杂食性和昼夜活动习性,对稻田进行除草、除虫和施肥。同时,水田还为甲鱼提供了活动、休息和避暑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由于甲鱼是在稻田中养殖的,所以整个过程中一定不能使用农药,所以采用淹灌稻田的方式来控制害虫和抑草。当稻叶上的昆虫被淹没在水中,它们就成了龟、鱼、虾的佳肴,它们的排泄物就成了天然的有机肥料。这样就形成了真正的生态种植模式。

据报道,今年又谷种植基地种植了两个新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这次收获的新品种被称为“印相”,具有米粒圆润、未抛光的胚芽保留、糯米味软、冷而不硬、余味甜的特点。另一个新品种“沪选1212”和常规品种“南京46”半个月后收获,预计11月上市。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