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开课 北大清华开放课程是什么情况?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12:11:00
分享:

北京大学清华公开课

北大在清华的公开课情况如何?近日,北京大学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在清华大学开设本科生选修课的通知》。通知提到,为了丰富学生的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北京大学教务处和清华大学教务处决定相互开放部分本科课程。其中,北京大学开设了27门课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清华开设了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目前为止,去清华还是北大?纠结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北大清华有哪些课程?

清华有12门精品课程,15个班次,170个名额,可供北大本科生选择;课程以理工科为主,包括传统的《工业系统概论》、《现代加工技术与实践》、《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还有很多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工业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北京大学的开放课程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导论、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学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艺术史等。,大部分是2到4学分。

北大和清华的区别

说起北大的清华,大家都会觉得北大文科好,清华理科好,其实是不对的。其实北大文科理科好,清华工科体育好。工科男生多,所以北大女生比男生多。

北大暑假军训,大一大二,不在校园军训。在清华,大一入学就军训是很传统的。北大在学生卡发放的时候会在里面存一些钱,清华的学生卡不会。清华查学生证也比北大严格,每次东门西门都要查。

清华的学校面积比北大大很多,清华的自行车合租也比北大大很多。北大宿舍很近。清华的基础设施也比北大好很多,比如食堂、宿舍。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藏书比清华多,在中国亚洲高校中排名第三。

在学校文化和管理方面,北京大学一直注重自由,允许学生在形式和思想上自由探索。所以北大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敢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行动像马空。清华注重集体主义,严格统一管理,“行动胜于雄辩”,强调行动和效率。

智能教育产业未来发展预测与分析

1.智能教育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图表:2016-2018年智能教育行业发展规模

数据来源:浦华中国研究院

二、2019-2025年中国智能教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以来,智慧教育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径,即信息化建设向技术产品、平台和应用转移,高校需求向信息化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演进。

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技术产品、平台和应用的转移

2018年以来,智慧教育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径,即信息化建设向技术产品、平台和应用转移,高校需求向信息化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演进。

此外,教育企业之间的产品合作频繁,软件、硬件和内容产品之间的联动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产品布局更加“软”,从信息硬件提供商转变为集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数据化趋势明显。

关注机器人和软件平台产品

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的变化也带动了教育信息化采购的变化。在2019年的产品购买趋势中,机器人产品受到的关注度最高,超过65%的受众选择了这种购买意向。同时,校园云平台和教学软件产品成为高校采购最喜爱的对象,其次是Maker &STEAM Education,分别有39.45%和36.08%的受众选择此类产品进行采购。校园IT基础设施建设产品采购需求最低,仅为5.14%。

可以预见,教育采购的趋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看似遥远的人工智能将进入校园教务教学的各个环节。2019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投资方向将更加倾向于信息软件产品的深度集成和应用,各种新技术将作为标准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学校整体解决方案采购已经成为主流

从数据来看,100-500万范围内的购买量较去年增长12.02%,多用于购买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教室等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我国分权制的实施,基层自治正在逐步扩大。很多地方开始提高购买限额,从原来的10万提高到50万。从2014年到2017年,小额购买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在相对宽松的国家政策环境下,学校、企业和管理部门可以最大化。作用,真正落实信息化的显性需求和教学科研的潜在需求,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集体采购模式向学校的个性化采购模式升级,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按需定制方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想了解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浦华工业中国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智能教育行业竞争分析及销售渠道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