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转户政策2020年 上海将完善居转户政策 上海市人才新政2020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12:00:37
分享:

上海将改善家庭转移

1月15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上海市市长应永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应永指出,2020年上海将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高峰等领军人才工程,完善居住证到户籍等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聚集体系。促进人才双向灵活流动,提高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加快形成更加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探索跨学科新兴领域职称评聘,推进技能型人才多元评聘,加快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分类和评聘机制。

居住证转户口是什么政策?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持有人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者和从业人员可通过申请获得上海市户籍: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许可期间在上海依法缴纳所得税。

4.聘任为上海市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以上专业资格(国家二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并与所从事的专业和工种相对应。

5.无违反国家和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的记录,无违法犯罪记录及以上治安管理处罚等不良行为。

上海人才新政

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和集聚中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在重大科研项目、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型科研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引进高层次人才。

深化“双自联动”,建设国际人才先导区;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支持模式;推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包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提条件,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促进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双向流动;促进人才向重点发展领域和基层流动;优化科研教学机构学术带头人管理方式,包括完善出国管理和兼职学术工作政策。

完善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机制,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处置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后,其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体;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政策;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人力资源服务业

据全国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全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9%,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符合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力资源服务的新动能不断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人力资源服务的强烈需求。收入方面,中国大陆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34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8年的4077亿元人民币,其中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是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首先,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有企业除了劳务派遣很少使用人力资源服务。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将促使国有企业将传统的劳务派遣员工转移到灵活就业岗位,这将逐步提高国有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第二,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投入会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高端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三,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调整、并购整合和在mainland China的布局将进一步加快,这些企业将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高端业务带来新的需求。此外,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专业化分工的逐步趋势,对中高端人才来访业务、招聘流程外包服务和灵活就业业务的认可和需求将大大提高。

CRPC利用各种原始信息处理技术,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传输市场上的海量数据,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把握投资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多专业分析,请关注浦华工业中国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景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