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程序 建议简化流程鼓励遗体捐献 本人自愿捐献即可公证 中国捐献器官现状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04:45:37
分享:

器官捐献是指在自然生命之前,遗嘱执行人在死亡后,将部分遗体捐献给医学的自愿表达。或者在生前未表示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其直系亲属将其遗体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5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公交集团第三客运有限公司8路公交队司机丽贝卡认为,遗体捐献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应予以简化和鼓励。“法律规定,捐赠人需要有遗嘱执行人,在捐赠人死亡后,遗嘱执行人应当及时通知当地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应遵循自由自愿的原则,这需要捐献者的直系亲属签字同意。那么问题来了。很多老人都有生前捐献遗体的愿望,但只要家里有一个孩子不同意,就无法达到捐献的目的。”丽贝卡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和人性化捐赠措施,完善更成熟的器官移植体系,积极寻求简化可行的方法,鼓励更多人实现捐赠遗体的愿望。“比如你同意在自然生命之前捐献你的身体,只要你自愿有委托的遗嘱执行人,就可以公证。”

器官捐赠的类型

2009年4月20日,省红十字会与省卫生厅在广州联合召开广东省自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会。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徐火洲、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等参加了会见。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的卫生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80余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等14家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代表参加了会议。

深圳市红十字会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截至2009年12月,我省已完成器官捐献50例,成功挽救了56例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至少有40名盲人患者再次看到了光明,许多烧伤患者已经康复。

会上,省红十字会和卫生部决定成立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由省器官捐献办公室、省人体器官采集组织和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组成,统一管理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移植医学的兴起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之前人类的梦想。20世纪初,医学界对治疗那些患有严重器官衰竭的人仍然束手无策。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器官移植当时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进行人体试验,但器官移植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诺华发明了免疫抑制药物环孢霉素。环孢素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后的存活率,器官移植事业发展迅速,是本世纪前沿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器官捐献的困难

据统计,从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间,上海捐献遗体的市民不到4000人。上海每年的死亡人数约为10万,但每年只有300人自愿捐献遗体,仅占千分之三。但在全国和上海的遗体捐献登记者中,实际捐献遗体的比例较小,约占登记者的15%。

虽然我国在器官移植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水平,但是关于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器官移植的临床治疗和移植医学的发展。

器官捐献难题的成因

伦理观念的影响:传统中国是伦理社会,古代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是埋葬死者。进入新世纪,许多地方的人们仍然墨守成规,固执地遵循着那些旧习俗。很多人在情感上是无法接受捐献亲人或者自己的身体的。

利益观念的影响:器官捐献作为公民自愿履行的一种善举,只能捐献,不能买卖。完全免费公开,所以有人会想“把器官捐献给他有什么好处和好处?”。

社会观念缺失:中国人重视自我,忽视社会,私人和小人物意识根深蒂固,社会责任感差。在人们心中,对陌生人漠不关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器官捐献现状

中国器官捐献的成就2007年1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标准器官捐献与分流系统联席会议上,开展了一项历史性活动。中国第一批“器官捐赠卡”启动仪式。器官捐献卡的英文名称是“捐献者卡”,它被称为器官和角膜自愿捐献者的随身卡。包含申请人签名、联系方式、直系亲属姓名及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器官捐献机构联系人电话、相关网站及发放单位等。万一持卡人意外死亡,这张卡可以作为当事人表示愿意捐献器官的证据。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卡上的序列号登录网站查询当事人的相关信息,以便立即与家人联系。是否捐献器官,最终都需要家属签字同意。目前,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危重病人和盲人病人急切地等待人道主义援助。然而,由于器官捐献系统工程的缺乏,许多患者在等待中死亡。

器官捐献卡是这个系统工程的第一个项目。器官捐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概率很小的事件(百万分之一)。没有庞大的志愿者人口作为基数(> 1亿),不可能以每人每年百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实现一定规模的器官资源。因此,该项目负责人、捐赠卡赞助商陈中华教授指出,其分配目标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中,将中国登记的捐赠数量从总人口的0.0%提高到50%,届时约有5亿人持有这种爱心卡。绝对数字世界第一。

2018年9月21日,从第三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获悉,截至2018年9月9日,全国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614,608人,捐献病例19,380例,捐献器官54,956个。

2019年2月28日,从2019年中国器官采集组织大会获悉,2018年,我国完成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献6302例;国内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0201例,比2017年增长21%;捐赠和移植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2019年3月28日,中国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116万余人,成功完成捐献2.2万余人,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万余人。中国的年百万人捐赠率从2010年的0.03上升到目前的4.53,年捐赠金额居世界第二。

随着人工器官行业竞争的加剧,国内优秀工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国内大量优秀的人工器官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人工器官行业的佼佼者!更详细的分析,请关注中央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人工器官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