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农业 2020农业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01:50:32
分享:

农业旅游是农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将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主要服务于那些不懂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假期渴望去郊区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其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割、采摘、垂钓、养殖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也叫观光游。发展农业旅游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020年农业旅游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发展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建立休闲旅游,然后逐步过渡到旅游、农业、工业和贸易的综合开发,在这个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并创造与之不可比拟的城市旅游景点

农业旅游景观特色。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农业旅游系统中建立不同的子系统,从而构建不同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悦的农业旅游模式,我们应该研究农业旅游的基本特征。

许多村庄正在成为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场所”。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传统旅游景点的承载能力有限,市民远离城市景点的喧嚣,到农村休闲的欲望日益强烈。中国70%的休闲旅游资源在农村。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为乡村旅游落地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乡村文化和生态的价值,为市民创造“悠闲”的生活,必然会带来广阔的市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数量从2012年的8亿增加到2018年的30亿,年均增长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零星到集群,从郊区景点扩展到更适合的地区。休闲农业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已经成为集第一、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大产业。

今后,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关于创新机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旅游与农民增收、农村扶贫和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农业旅游将在稳定增长、调整结构、造福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15万个特色乡村旅游村和300万个乡村旅游业户。乡村旅游每年将接待20多亿游客,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惠及5000万农民,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随着我国GDP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距离的缩短空,乡村旅游初级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产品越来越优质高端。中国的“大乡村旅游时代”已经开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力大的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大数据推演,预计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将持续10年以上,预计到2025年,年游客量将达到近30亿。

观光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其旅游功能的,观光农业的吸引力主要是美丽的乡村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当地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农业生产仍然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因此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

旅游农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调节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繁荣也有赖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淳朴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因此,在发展和建设旅游农业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为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旅游农业不仅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要有一定的娱乐性,否则不会吸引大量游客。娱乐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自然探险等以乡村农业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娱乐活动,人工娱乐设施足够。

那么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更详细的分析,请关注中央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农业旅游业深度发展报告》和《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