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险费率 车主们要注意了!2018商业车险费率表一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3 19:16:38
分享:

解读2018年车险收费改革新政策

上周,监管部门召集部分财险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召开沟通会,就广西、陕西、青海进一步放开商业车险费率进行沟通。

多种渠道的信息显示,监管部门已经多次谈到进一步放开广西、陕西、青海的商业车险费率。现在主要是讨论发布后怎么放,怎么管理!

三地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是2015年以来我国持续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边肖整理了六个关键问题。

重点一:三地收费怎么改?

根据目前行业沟通情况,自由化的步骤可能是监管部门先发文明确自由化问题,然后行业给出三个地区的纯风险率水平,再由保险公司在此基础上上报产品,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公司报车险费率,可以自主浮动,但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商业车险保费由基准保费乘以费率调整系数得出。在行业统一确定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保费且不使用流量违规因子的情况下,费率调整系数主要受三个系数影响:独立承保系数、独立渠道系数和NCD系数。

其中,NCD系数是根据投保车辆的历史事故情况确定的,主要来源于行业数据,公司之间差异不大。独立核保和独立渠道两个系数由公司根据赔偿成本和渠道成本的计算确定,这两个系数是反映保险公司最大个体差异的两个因素,也是保险公司调整车险费率最关键的手段。

去年实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二期后,广西、陕西、青海的独立核保系数下限分别为0.85、0.85、0.75,独立渠道系数均为0.7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三地保费自调下限分别为“85%×75%=0.64”、“85%×75%=0.64”和“75%×75%=0.56”,也就是说保费可以分别打6.4%、6.4%和5.6%的折扣。

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后,三家公司的车险保费将不再受上述系数的约束,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自行设定。

焦点二:门槛监管会放开吗?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三地车险费率全面放开的同时,三地可能会暂停实施门槛监管。

此前,监管部门对商业车险费率(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未决赔款准备金率)实施了严格的“三率门槛监管”,即前两项费率未超过同期三年历史平均水平,未决赔款准备金率不低于同期三年历史平均水平。

但保险公司可以自主设定车险费率,不设定门槛要求,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不受监管。据业内人士分析,后端管理会在前端放开的同时更加严格,监管部门可能会加强对三地市场行为的监管。例如,报告产品可能比以前的要求更详细,如按渠道报告支出率和费用率目标;通过定期回顾性分析,对偏离精算目标值的产品进行管理,不合理偏离的产品可能会被要求停止销售并再次提交审批。

焦点3:为什么要全面放开利率?为什么选择这三个地方?

据业内人士分析,全面放开车险费率影响深远,导致全身。监管部门选择了广西、陕西、青海等地,大概是考虑到这三地保费总额占比在全国并不高,而且这些地方的费用率较高,所以具备试点条件。

另外,我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已经到了试点费率完全放开的地步。

中国的汽车保险费率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业车险改革在全国分三批实施。此次改革已成为行业内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第一阶段。此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相继进行,逐步扩大了财产保险公司确定商业车险费率的自主权。汽车保险费率由固定变为浮动,定价模式由无差别定价过渡到“奴隶+奴隶”定价。今年3月车险费率改革后,大部分地区车险最低折扣率调整到0.3825以下(约3.8倍),有的地方甚至高达0.196(约1.96倍)。

从实际效果来看,经过几轮车险费率改革,行业管理能力有所提高,车险市场稳定好转,车险消费者普遍受益。很多车主觉得保费更便宜,条款更人性化。但在“按规模竞争市场”的大环境下,“成本大战”问题屡禁不止,业内很多人认为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优胜劣汰,最终推动市场回到良性竞争。

在业内很多人眼里,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后,困扰行业多年的“价格战”有望得到遏制,车主绝对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随着保费的降低和利润的减少空,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降低车险费率水平,同时降低目前相对较高的车险手续费,以保持适度的规模和利润。返现现象可能会有很大改变,高提成现象可能成为历史。更加注重服务的车险时代即将到来。

焦点四:异地车辆是否可以跨地区购买保险?

三地车险费率发布后,三地车险保费可能会与其他地区相差较大。不同车主可以跨地区购买车险吗?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异地业主愿意跨地区购买保险,可能很难限制监管,但不可能通过中介集中转让。保险公司必须异地管理保单。如果管理不善,总部也可能被追究责任。

焦点5:你鼓励创新吗?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广西、陕西、青海的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后,新能源汽车、里程保险等创新产品也可以考虑。据悉,监管态度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费率完全放开后,产品创新的条件就满足了。其他地区还是要先改变费率水平。

焦点六:中小保险公司怎么办?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三年来,在品牌、资源、成本、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大型保险公司凸显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6年,PICC P&C保险、平安P&C保险和CPIC P&C保险的总市场份额分别为64.8%、64.7%、64%和63.07%。2017年,这个数字停止下降,上升到63.49%。在80多家财产保险公司中,前50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底的5.14%迅速下降到2017年底的2.92%。这说明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过程中,财产保险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在大公司。

而产品创新为中小保险公司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切入点。明德精算咨询合伙人蒋表示,商业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后,如果中小保险公司继续非理性竞争,盲目跟风争费,打大价格战,将遭受损失。差异化竞争是中小保险公司弯道超车的方式。

财产保险咨询公司广博咨询董事长朱广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车险费率普遍改革后的第三年,市场将出现恶性竞争,导致保险公司倒闭。目前,中国的汽车保险改革采取了渐进的方式,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他认为,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从长远来看,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和赶超机会,车险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在一段时间上升后下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