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创始人是谁 介绍:拼多多创始人是谁?揭秘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创业经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3 14:41:16
分享:

品多多是国内比较流行的手机购物APP。用户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与朋友、家人和邻居一起团购商品。品多多的创始人是谁?品多多董事长黄征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请看下面的报道。

创业经历

2007年,在谷歌工作三年后,获得财务自由的黄征决定创业。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卖手机,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年营业额达到几亿元,但黄征觉得自己以后很容易陷入与JD.COM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于是他卖掉了公司,只留下技术团队。

2010年,为了生存,黄征带领这个技术团队组织了第二个创业项目——电子商务公司齐乐。很快,齐乐实现了盈利,但他和他的团队不愿意一直做销售。“毕竟求人是工作。”。

2013年,齐乐部分核心员工开始运营游戏,上海迅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黄征第三个创业项目。

然而,就在梦的搜索继续增长的时候,黄征突然得了中耳炎,在家休息了将近一年。“完全空之后,在考虑继续创业还是投资未来?”黄伟觉得现在投资似乎有点早,心里还是有些野心的。“其实我希望做的事情影响更大。”起初,黄征考虑开一家医院。毕竟治疗中耳炎的过程“太痛苦”。他读了几乎所有的著名耳鼻喉科医生,但研究越深入,越觉得“好医院远不如吃好靠谱”。

另一方面,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流量发展迅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黄征注意到微博、陌陌、飞人等社交平台的流量很大,但相应的业务却没有起来。“存在的微信业务,很容易变成网络传销”。

考虑到这两个方面,黄征决定重新创业,瞄准社交电子商务领域。2015年4月,拼装货正式上线。商品拼写以订单拼写为切入点,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请好友加入群。当人数达到指定数量时,订单的拼写将生效。

好货是从水果上切下来的,但是起步并不顺利。由于这种新颖的模式,原始组装提单的数量上升非常快,交货瓶颈瞬间就遇到了。黄征回忆说,货物已经过了一两个危险时刻,如没有交货、仓库爆炸、疯狂腐烂的水果、没有退款。为了解决仓储问题,他立即从齐乐抽调了100多人,分离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齐乐仓储系统,并拼命开仓以支持好货的发展。

“仓库解决了,快递被封了,因为你要同时发30万单。像嘉兴这种地方,快递公司都不能一起送。”黄征说,还有耗材的问题。突然之间,耗材就没那么多了,耗材的价格也在上涨。好在有一个快乐的团队,有一个成熟的仓库运营团队,努力了几个月,把做好货的制度转过来了。货物的存储系统与JD.COM的非常不同,属于快速流通。货物卸下来,稍微分解一下就马上进入流水线,重新包装就出去了。

“一个水果在我们仓库的平均停留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最多半天,是分装车间,整个供应链非常紧张。”黄征认为,组装好的商品本质上是一个自营新鲜食品的平台,自营食品便于控制商品质量。

短短几个月后,该商品累计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日订单量超过100万。到2015年底,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是高蓉资本和IDG。

两行

据说,不管商品有多好,游戏公司的团队都是从黄征最初拉起来的一个技术团队中诞生出来的。黄征是好货的首席执行官和游戏公司的董事。在上海,两家公司非常接近。

2015年下半年,好货跌跌撞撞快速发展,游戏公司CEO坐不住了。黄征仍然记得那一幕。游戏公司CEO找到他,告诉他这种拼读模式可以做成平台,游戏公司自己做。有了好货,还要再建一个类似的公司?黄征并没有极力否认这个想法。一开始他也想做平台,但是觉得风险太大。

“还行。”黄征很纠结,但他不想独裁。他只是提醒游戏公司CEO,这件事比较难。做平台可能要花钱,竞争会更激烈。“你挂了,还会回去当CEO吗?”看到对方的决心,黄征没有再质疑。于是游戏公司抽调了20多名核心员工,将游戏公司赚来的钱投入到新项目拼多多。

冒险开始了。

拼多多采用了同样的拼单游戏风格,但本质上是商家入驻的全品类电商平台。这两家公司属于同一方向的不同形式。一种是自营产品,自建供应链,强调质量和体验;一种是供应商进入和物流第三方合作的平台模式。

黄征发现,因为拼多多团队既做了电商,又做了游戏,比起纯电商团队,他们更了解前端,更了解消费者的深层需求,包括如何做好软件产品。

品多多更注重软件产品的交互,把产品当成游戏操作,强调用户第一次接触和交互的方式,以及如何做用户筛选。“游戏和电商是有区别的。它并不认为所有用户都进来了。他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这个玩法的用户。他在寻找游戏性的迭代和更新。”

本质上,黄征发现品多多应该创造一种不同的购物形式,而不是强调在某个垂直领域的购物体验,这是两回事。

品多多的发展之路

2015年9月起,上海梦搜团队成立品多多,发展速度比做好产品还快。成立仅一年,品多多就实现了月入10亿的GMV。2016年7月,品多多完成了1.1亿美元的B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高蓉资本、新天宇资本和腾讯。

然而,正是因为发展迅速,黄征承认品多多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早期,如水果腐烂严重,产品质量差,交货速度慢。黄征一再要求品多多提高质量和体验。他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品多多在质量体验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问题依然很多,依然没有小的提升空。

特别是开发速度和质量体验的结合需要更长的磨合时间。“你不能让马跑,让马不吃草。”品多多的负责人也告诉黄征。在这一点上,黄征理解对方的考虑。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他继续要求品多多加强审核,提高产品质量和体验。

走向合并

9月中旬,品多多忙着打假的时候,突然出来品多多和货合并了。合并从酝酿到完成没多久,主要由两家公司创始人决定,两家公司投资人支持。

“主要因素是两家公司都很大,我没有足够的精力做两家公司。”黄伟解释说:“我们无非是一群人,或者说我们在追求一个强大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坐下来讨论哪个东西能更厉害。”“打假这件事已经让大家都不做生意了,我们需要从团队中凝聚更多的力量来做一件事。”黄征说。在他看来,品多多和好货缺货,另一个缺质量。合在一起,对双方都比较有利,可以进一步集中精力。合并的目的是提高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

两家公司披露的合并计划是以1: 1的股份互换形式完成的,不涉及现金交易。在管理方面,好货首席执行官黄征直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然而,黄征避免谈论合并的细节和更复杂的动机。他说合并后,商品的品类会更加丰富;对于品多多来说,会有快速流通的供应链体系支撑,会大大提高新鲜水果的品质。

由于两家公司都诞生于同一个团队,有多个联合投资者,合并并不奇怪。不过好货组合类似JD.COM模式,品多多类似阿里模式。合并后,不同基因能否融合将成为一大挑战。

黄征认为,好货的本质与品多多并不冲突。两个平台,一个专注于供应链,一个专注于前端,互补性很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会比较大。我不谦虚。因为我之前的历史和我的存在,两个公司可以合并。”

据黄征介绍,合并后,他们在产品形式上做了明确的定位,做好产品成了拼多多的一个子渠道。他们想走平台模式,未来会争取很多品牌。其次,他们调整了人员,把所有的运营和产品合并在一起。此外,黄征透露,合并后,后端仓库分配业务将被拆分,成为一家独立融资的独立公司。

在黄征看来,在新的流量分配形式、新的用户交互形式、新的国际化形式下,“一步一步来,没有机会”。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