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h 全球电池产业投融资分析 投资1GWh的产能大约需要6亿元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2 16:25:54
分享:

工业界和资本界都特别关注动力电池。受政府政策影响,动力电池经历了疯狂扩张、兼并重组和更强的市场变化,市场结构也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发生了变化。

投资扩张加速,8GWh成为行业门槛

2017年是动力电池行业大规模投资扩张的一年。本报告选取了2017年装机容量较大的10家企业(宁德时报、比亚迪、富能科技、郭萱高新、沃特马、天津李绅、卫玠电力、远东福斯特、AVIC锂电池、益威锂电池能源)和3家投资扩张较大且对未来动力电池行业格局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彭辉,

投资扩产势头最强的是宁德时代,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大部分企业的扩张规模在8GWh左右,彭辉能源、桑德集团、迈克锂电池都选择了直接扩大8GWh以上的产能,可见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野心。13家企业扩产1395亿千瓦时,总投资869.7亿元。扩张与投资的相关性很高,说明扩张的规模与金融实力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生产扩张的规模和相应的投资金额,预计需要投资6亿元左右的产能1GWh。

通过分析,宁德时代占总投资扩张规模的1/3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新龙头;远东福斯特占总投资扩张规模的10%以上。如果产品市场接受度高,就会成为行业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卫玠电力、彭辉能源、富能科技、桑德集团、迈克锂电池、郭萱高新、AVIC锂电池占总投资规模的5%以上,显示出他们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实力和对未来市场认可的信心;虽然比亚迪在2017年投资扩张总额中占比略低于5%,但已计划2018年在青海扩大10GWh产能,规模和实力依然强劲;益威锂能、沃特马和天津李绅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与动力电池市场上的许多中小企业相比,它们仍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并购加速了产业链布局的延伸

M&A融资可以为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也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快速进入动力电池行业或改善行业布局的重要途径。因此,2017年,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经历了M&A融资的热潮。本报告梳理了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33个M&A事件,并从上游资源、原材料、电池、电池系统、生产设备和回收利用等六个子领域进行了分析。

从交易金额来看,6个子行业共涉及交易金额427.74亿元(1美元按6.6元人民币折算,不含金额不确定的M&A事件),电池、上游原材料、上游资源交易金额较高,电池R&D及生产后电池系统、生产设备、回收交易金额较低,其中电池交易金额最大,为202.45亿元,占交易总额的4.733%

从交易事件数量来看,上游资源、电池、原材料、生产设备等交易事件较多,分别为9、8、7、5。看交易后达到的控制程度,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领域的“100%绝对控制”比例比较高,分别为80%和71%;“51%以上控制权”比例较高的领域包括生产设备、电池系统、原材料和上游资源。生产设备和电池系统的所有并购,都是在交易后实现了对被收购公司的控制,超过一半的原材料和上游资源的并购是在交易后实现了对被收购公司的控制。回收领域并购后,都对被并购单位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