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标准 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 老龄化水平高出国际标准七个百分点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2 13:15:40
分享: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00后”男女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老龄化进程继续加快。据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水平比国际标准高7个百分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2007年,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1.6%;2008年为12%;2009年为12.5%;2010年13.3%;2011年13.7%;2012年14.3%;2013年14.9%;2014年15.5%;2015年16.1%;2016年16.7%;2017年17.3%。

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导致青年人数减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应增加的趋势。两层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二,意味着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07年至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腾讯财经《财经画报》在研网络整理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数为1.0636亿;2008年为1.0956亿;2009年为1.1307亿;2010年为1.1894亿;2011年为1.2288亿;2012年为1.2714亿;2013年为1.3161亿;2014年为1.3755亿;2015年为1.4434亿;2016年为1.5003亿;2017年为1.5831亿。

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表示,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3年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疗与护理相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出台了三大政策,即推迟退休、合并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和统筹全国养老金分配。

去年2月,三部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面推进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中国聪明健康的养老金市场将迎来全面爆发

CCID Consulting发布的《2018中国智能健康养老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显示,去年智能健康养老产业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9万亿元,国内市场2.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智能医疗行业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7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

赛迪咨询认为,未来5-10年,中国聪明健康的养老金市场将迎来全面爆发。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