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简介 高锟香港病逝 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简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2 09:59:59
分享:

高锟和香港因病去世,香港各界表示哀悼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23日逝世后,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自24日起,香港大学在校园内设立悼念区,进行公众悼念。

从24日起的一个月内,CUHK在校园展厅设立了一个哀悼区,在那里摆放着高锟的肖像、吊唁簿和白色花篮,并播放了一部关于高锟生活的电影。24日上午,香港大学高级官员前往吊唁区吊唁。

代理校长华表示,学校已向女士、黄美云女士征求成立治丧委员会的意见,未来一个月学校将举行多项追悼活动。

CUHK前总统沈祖尧说,高锟为CUHK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无私精神是最宝贵的。

香港大山恒学院院长黄永诚回忆说,高锟为人友好随和,他是最受尊敬的教授。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高锟在担任香港大学校长期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上,没有花时间表现自己。

在CUHK 23日发表的声明中,段崇智校长表示,高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有远见的高等教育领导人。作为香港大学第三任校长,他在任期间积极推动香港大学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才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努力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并决心追求卓越。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法兰对高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在致高锟黄美云女士的吊唁信中说,高锟先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爱国爱港人士,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学术领袖。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尊重。虽然高锟先生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在那里,他的风格将永远延续下去。

民政事务局局长、财政司司长、创新科技局、教育局、食物及卫生局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其他部门的高级官员对高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高锟教授是一代香港人的楷模、香港的光和我们的骄傲。他不仅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而且为香港科学园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和妻子一起成立了高锟慈善基金,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帮助。

创新科技局局长杨表示,教授是香港的科技先锋。他的努力和个人成就激励了无数科技工作者,对当地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高锟教授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一生致力于追求科研突破。除了在高等教育中受到高度尊重,他还为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科研开发和高等教育的杰出贡献,教育界永远不会忘记。

1966年,高锟首次提出了光纤应用于通信的基本原理,并开发了实现光通信所需的辅助系统,为互联网的出现做出了贡献。他因在光纤领域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3日上午11时45分,高锟在香港去世,享年84岁。

高锟在2002年被诊断为大脑退化。2010年,她和妻子黄美云成立了高锟慈善基金,以提高公众对大脑退化的关注。黄美云在23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慈善基金将继承高教授的遗志,继续为脑变性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服务。

高锟简介

高锟于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赴英国学习电气工程,1957年和1965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组织电子系,担任系主任;1987年至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20世纪亚洲人”。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光纤理论最初没有得到认可

高锟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他的祖父高福万是清末诗人和革命家,父亲高是律师,弟弟高华。高锟于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1949年移居香港。

在香港,高锟就读于圣约瑟学院,高中毕业后被香港大学录取。但是因为他想学电气工程,当时香港大学没有开设这个科目,所以他去了英国,进入了英国伦敦的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在的格林威治大学)。在英国学习时,高锟在舞会上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黄美云。他们于1959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1966年,在ITT任职期间,高锟开始研究使用玻璃纤维传输信号,并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介质光纤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使用应时基玻璃纤维可以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起初,高锟的理论没有得到认可,一些媒体甚至嘲笑他的“白痴梦”。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学习和改进技术。1981年,第一代光纤系统问世,为他赢得了“光纤之父”的美誉。1987年,高锟返港出任CUHK第三任总统,期间他创办了信息工程系,并于1996年退休。

2009年,成果终于得到确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退休后,高锟的生活相对低调。2003年,由于打麻将时反应迟钝,高锟在朋友的建议下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大脑退化)。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表达能力也下降了,需要妻子的照顾。

因为诺贝尔科学奖,这个理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即使有杰出的成就,也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获奖,高锟也不例外。2009年,高锟首次提出光纤通信,历时40多年,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称赞他“在光通信光纤的光传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2010年,高锟在香港获得“中国影响力奖”、“女王生日爵士奖章”和“大紫荆奖章”。他和妻子也在2010年9月成立了高锟慈善基金,晚年主要生活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