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杏花 杏花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形态特征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16 09:11:15
分享:

杏花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形态特征

  杏花,一种花,又称杏子,是杏属李亚科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杏花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杏花的特点

  杏树为落叶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小枝褐色或红褐色。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

  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

  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直径约2.5厘米以上,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核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扁平,顶端圆钝,基部对称,稀不对称,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较圆,常稍钝,背稜较直,腹面具龙骨状稜;种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果期6-7月,果肉暗黄色,味甜 多汁,具缝合线和柔毛,淡黄色至黄红色。2n=16。

  杏花的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杏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杏可配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同时杏还是沙漠及荒山造木树种。果可生食或加工果脯、果仁可供食用及药用。杏是著名的果木,果供生食之外,还可制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供食用、榨油和药用。树龄较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食疗价值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装,艳溢香融,羞煞蕊珠宫女。”这是宋徽宗描述杏花的传神佳作。 杏花具有补中益气,祛风通络的作用,可营养肌肤,祛除面上的粉滓。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就有以杏花、桃花洗面治斑点的记载。古籍《鲁府禁方》里有一个美容秘方,叫“杨太真红玉膏”,是杨贵妃美容专用的。制作时,将杏仁去皮,取滑石、轻粉各等份,共研末,蒸过,入龙脑、麝香少许,以鸡蛋清调匀,早晚洗面后敷之,具有“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的功效。 杏花的美容作用与其含有抑制皮肤细胞酯酸酶活性的成分有关。将杏花熬粥服用,可以借米谷助期药力,让肠胃充分吸收其内含抑制皮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有效成分,以预防粉刺和黑斑的产生。

  杏花的文化传承

  历史记载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因此,至少在中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它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处重要地位。

  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居家庭院中如成列种植,春日里红云朵朵了,非常壮观动人。也适于单植赏玩,如和垂柳混栽,在柳叶吐绿时,相互辉映,更具鲜明的色彩。十多年以上的老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若孤植于水池边,在水中形成古色古香的倒影,趣味无穷。

  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他对杏花的观察十分细致。

  王安石在《北陂杏花》诗中,也把杏花飘落比作纷飞的"白雪,他欣赏了水边的杏花,感慨的咏道:“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清水绕杏树,岸上花朵,水中花影,各显芳姿,水旁杏花是多么的美丽!

  相传,中国古时的杏花还有多色的,比如:粉红色、梅红色、红色等等。《西京杂记》中记叙道:“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述异记》一书中也谈到,天台山有五色的杏花;六瓣,叫仙人杏,核内双仁。在国内,曾多次请教园艺界前辈,都说听说过五色杏花,但都未见过。从现代植物学角度看,杏属蔷薇科,应是五瓣花。古书中的六瓣杏花可真是述异了。

  杏花在中国传统中,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足显地位之高!

  对于中国杏文化,程杰、纪永贵、丁小兵《中国杏花审美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15年版)一书对我国杏的自然和栽培分布、杏的经济和观赏价值、杏花的审美特色、历代杏花风景名胜、全国杏花节、杏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发展等,都有全面、系统、详细的论述,可以参考。

  诗词歌咏

  ☆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洄。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宋·王安石《杏花》)

  ☆ 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宋·韩元吉《好事近》)

  ☆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 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北宋·晏几道《浣溪沙》)

  ☆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北宋·秦观《画堂春》)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北宋·欧阳修《田家》)

  ☆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北宋·寇准《柳》)

  ☆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声韵启蒙·一东》)

  ☆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宋·范成大《忆秦娥》)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唐·储光羲《钓鱼湾》)

  ☆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唐·韩偓《寒食夜》)

  ☆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李贺《恼公》)

  ☆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唐·李商隐《日日》)

  ☆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明·陈子龙《山花子》)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唐·温庭筠《杨柳枝》)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曲江满园不可到,

  看此宁避雨与风。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浮花浪蕊镇长有,

  才开还落瘴雾中。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岂如此树一来玩,

  若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1、《杏花》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