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海鲜 三文鱼等进口海鲜会被一禁了之吗? 2020海鲜行业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14:30:23
分享:

北京疫情可能与从国外进口的海产品有关,那么商务部会考虑暂停从疫情严重的国家进口冷链运输的肉类、鱼类和海产品吗?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回答说,增加食品和农产品进口是中国积极进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口食品和农产品应符合我国有关检验检疫规定。高峰表示,“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沟通协调,从源头上控制进口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根据浦华中国研究院《2020-2025年海产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的统计分析,显示:

2020年海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

1、行业出口总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3.65万吨,进出口总额为324.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7.92%,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进口额、进口额、出口额、出口额将全面增加。受渔业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国内日用水产品消费需求增加、质量升级等因素影响,贸易顺差收窄,全年达到98.04亿美元,同比减少15.59亿美元。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同质竞争加剧,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容易。

2017年,出口433.94万吨,出口额21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1.99%。2017年,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307.02万吨,出口额为156.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2%,分别占水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额的70.75%和73.96%。其中,水产品如头足类、对虾、罗非鱼、螃蟹、鲭鱼等。,作为一般贸易的主要出口品种,实现了出口量的同比双增长。钓到的鲭鱼表现抢眼,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6.27%和16.20%,达到37.72万吨和7.2亿美元。头足类水产品受对葡萄牙和日本出口量影响较大,有力扭转了一季度双下降趋势。出口额分别增长5.61%和6.17%。罗非鱼出口商成功开拓非洲、墨西哥等其他国际市场,出口量分别增长3.47%和1.21%。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1)国际市场回暖,中国业绩超出预期。2017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比2016年同期快0.2个百分点。世界经济的加速增长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复苏,促进了中国水产品的进出口,特别是进口的增长。

(二)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渔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加快。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部门、各地区抓紧落实一系列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稳定外贸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政策,有效帮助企业减负,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水产品深加工比重明显上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6.06%和13.10%。新外贸业态发展的商业环境不断改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出口力量的培育初见成效。

(3)“一带一路”释放了新的动力,在促进对外贸易全面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为水产品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出口增速好于同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体增速。2017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水产品95.96万吨,同比增长4.25%,高于同期1.85个百分点的整体出口增速。

(4)由于资源保护政策和市场需求的综合影响,贸易顺差收窄。2017年,农业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有关要求,大力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最严格”的夏季休渔、“双控”海洋渔船、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等制度,大力开展幼鱼保护和限额捕捞试点工作,加强渔政执法,确保各项保护工作的成效。

2.工业出口产品结构

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出口98.04万吨,同比下降2.76%,出口额48.41亿美元,增长5.90%。

主要品种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般贸易出口量有所增加。一般贸易出口71.18万吨,同比下降4.06%;出口总值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分别占水产品出口总值的72.60%和75.84%,这是2014年一般贸易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进入稳定期后的第二次增长。其中,水产品如头足类、对虾、鳗鱼、螃蟹、大黄鱼、藻类等。,作为一般贸易的主要出口品种,实现了出口量的同比双增长。2017年同期,鲭鱼的捕获量引人注目。一季度受2016年高基数影响,出口量分别下降30.71%和25.02%,但仍达到86700吨和1.7亿美元。头足类水产品出口量分别增长21.99%和24.24%。

想了解更专业的详细分析,请关注浦华中国研究院的报告《2020-2025年中国海鲜产业深度发展研究》和“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