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 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09:06:52
分享: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明年颁布

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人的信息已经泄露,经常能接到一些销售电话,让人很不舒服。个人隐私的泄露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从骚扰电话到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人身安全!犯罪分子利用“数据库碰撞”、“云服务”等网络手段窃取个人信息,一夜之间,手机自动完成转账、消费、贷款。你每天接到多少骚扰电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岳表示,中国将于明年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法律。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络数据产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层出不穷的数据泄露和网络安全事件也给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犯罪分子通过数据窃取、信息窃取、网络钓鱼、电信诈骗等一系列非法手段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宪法性法律110件,行政法规177件,地方性法规7191件,地方性法规和文件940件,司法解释和文件112件。其中刑法、民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法、邮政法、统计法等诸多法律都涉及到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密和保护。管理方面,国家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行业管理规范。在标准制定方面,2013年国家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和商业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引》等相关标准。

事实上,个人信息的泄露一直是互联网领域最严重的安全问题之一。2014年以来,中国网民因个人隐私泄露受到欺骗,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高达805亿元,个人损失近124元;其中,近4500万网民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元。公众对个人信息披露的恐慌达到了顶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有54%的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上网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比例达到28.5%,比2017年底增加1.4%。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第一,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其次,关掉手机的一些隐私功能。然后从官方渠道下载APP。然后卸载使用大量流量不通知的应用。然后给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网购时注意观察电商平台是否正规。注册账号时只需填写必填字段。设置复杂密码,拒绝自动登录,定期更换密码。付款时,使用安全的浏览器。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在公共场所下单尽量不要“蹭网”。账户异常,联系支付平台、银行或报警。最后,不要详细留下地址,提前和商家沟通,选择熟悉正规的快递公司。在丢失快递包裹之前处理掉包裹上的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不是小事。信息安全从自身做起,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公安信息产业的信息,可以点击《2020-2025年中国公安信息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中国公安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供需情况、竞争格局、盈利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