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无鱼之困 长江无鱼之困是什么原因 渔民还可以再捕鱼吗 如何解决长江无鱼之困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08:58:09
分享:

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之一。鱼不仅美味,还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可以说是一种食物。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流经我国许多地区,其中有各种水产品。住在岸边的村民将大力发展渔业。然而最近出现了长江无鱼的现象。为什么长江没有鱼?大家一起看看吧!

1.为什么长江没有鱼?

1.位置

长江年自然渔获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近年的不到10万吨。与全国每年6000多万吨的水产品总量相比,长江的天然渔获量仅占其中的0.15%。但是长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无鱼”的最差水平。长江里几乎没有鱼,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其实长江已经苦了很久了。长江渔业的天然渔获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对中国“餐桌”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理由

(1)认为干预:由于人类活动(过度捕捞、环境退化等)的过度干预。),长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已成为大势所趋,不断向长江江豚种群传递渔业资源减少的信号。因此,江豚种群继续倾向于产生更多的雄性后代,这也导致了其种群的快速下降。

(2)执法难:长江流域江湖多,湖区广,河岸长,基层特别是县级渔业执法人员少,队伍结构老化,渔业基础设施设备不足。春季禁渔实施17年,从法律到政府明令禁止各种有害渔具,非法捕捞屡禁不止。除了取证难、执法难之外,基层执法还存在“不发案”、“以罚代刑”的问题。

法律漏洞是渔业执法中最大的现实问题。非法捕捞违法成本低,所以屡禁不止。

(3)人为破坏: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拦河筑坝、水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等,正在破坏长江鱼类的生存环境。

2.长江里有哪些鱼?

长江目前没有鱼,连常见的四大鱼都很少见。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曾是长江最经济的鱼类,但现在繁殖数量越来越少,不到20世纪60年代的10%。野生种群的减少会带来长期的隐患。目前,我国93.78%的淡水产品是由淡水养殖的,这些养殖的鱼类有一半以上是人们经常食用的四大鱼类。

3.渔民还能再捕鱼吗?

据了解,渔政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在安庆江豚自然保护区水域共同执法。“2019年底前,水生生物保护区的渔民将退役,率先实施全面禁渔;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保护区外水域的渔民将退役,暂禁10年。”

也就是说长江以后不能再捕鱼了,具体实施时间还得等通知。

4.长江无鱼问题怎么处理?

1.不钓鱼

面对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自2002年起,原农业部在长江流域试行禁渔制度。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在葛洲坝以上水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葛洲坝以下水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

春季长江产卵季节禁渔是保护鱼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鱼类繁殖的最直接措施。2016年,农业部调整长江禁渔制度,扩大禁渔范围,统一延长禁渔时间,禁渔期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

2.扶贫

很多职业渔民经济拮据,生活贫困,不希望下一代以捕鱼为生。此外,从扶贫的角度来看,通过帮助他们找到替代生计并结合十年的禁捕令,这将是摆脱贫困的准确方法。

此外,中央政府还采取了一次性补贴和过渡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对禁渔给予适当支持。当然,需要对相关渔民进行转业培训和能力培训,让被禁渔区的渔民能够转业,解决生计问题,确保十年禁渔区的实现。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