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寒冬 横店影视基地开机率下降 影视行业寒冬何时能退 2019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08:50:30
分享:

横店影视基地运营率下降

经常看剧的朋友会发现今年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剧数量明显减少。他们不再集体表演拍戏,而是聚在一起拍段子,这是今年横漂村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横店目前只是国内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影视行业进入寒冬的声音很多。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国已有1884家影视公司倒闭,横店影视基地运营率有所下降。综艺节目聚集大量艺人背后的原因是没有剧可拍。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横店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拍摄制作电视剧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减少27%,剧数减少30%。其中古装剧同比大幅下降,仅占10%左右。

11月中旬,在第25届北京电视节目博览会上,《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发布。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向广电总局备案的电视剧和剧集数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240集和10612集,同比分别下降27.1%和30.1%。题材方面,与2018年相比,古剧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在前三季度记录的古题材中,宫廷题材首次消失。此外,2019年上半年播出剧数减少61部,同比下降27%,去年同期为227部。根据各视频平台披露的2020年电影榜单,古装剧的数量也超过了20%。

相对于前两年流行现在越来越冷的“大女剧”,大男剧古装化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官方公布的古装大戏有10多部。欢瑞世纪、万达影视传媒、新力传媒、唐人影视、正午阳光等影视公司都进入了古装剧市场。

从今年第三季度各影视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各大影视公司都没有盈利,整个行业依然没有摆脱下滑的困境。

根据天眼超的数据,自2019年以来,已有1884家影视公司倒闭,具体表现为注销、撤销、清算、停业。长视频平台的成长也面临压力。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前三季度付费用户净增仅1840万和1120万,而去年同期分别为2990万和2800万,同比大幅下降。

CTR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整体下滑8.0%,传统媒体同比下滑达到11.4%。电视台收入下降直接影响电视剧购买能力。虽然国内视频平台行业蓬勃发展,但仍未能扭转亏损的困境,渠道的堵塞对电视剧销售是毁灭性的。强大的头部视频平台甚至联手遏制演员工资和制作成本,定价也只是略高于成本线,所以制作公司能获得的利润很少。政策方面,虽然没有出台明确的文件,但是因为古装剧的部分作品被临时撤改,所以囤剧播出更加困难。

影视行业属于高风险高收益模式,面对行业寒冬,很多龙头影视公司为了分散风险,选择参与联合制作,行业预热是明智之举。

影视产业发展前景

在国外,影视基地主要呈现两种模式。一个是影视主题娱乐园,以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品牌、电影、动漫人物为中心,开发多功能体验式大型游乐项目及衍生产品;第二,影视产业的功能聚合中心,即聚合电影制作、后期制作、制作等影视专业功能的产业中心,如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

中国的影视基地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各大电影公司的制片厂、工作室、外景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成型。影视基地基本都是在面积较大的地区人工建设,只要地质地形条件允许,都可以建设;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主要受气候条件或水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影视基地,但形成的很少,小规模的影视拍摄基地比较分散。这些工作室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都建有不少工作室。其中,只有浙江省有横店影城、香山影城、杭嘉湖古镇系列、宁绍古迹等众多影视基地。

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影视基地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55%。我国影视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北京、云南、江苏、山东、浙江、辽宁、黑龙江、河北等省市居多。此外,安徽、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区的影视基地建设正在加快。

目前,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影视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色。近年来,在诸多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搅动着影视市场的一池春水。据中国电影协会编辑的《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影产业直接市场规模近600亿元,观影人数16.2亿人,是中国文化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200亿元,超过北美同期28.9亿美元(约合183亿元人民币),创下全球单个国家最高的季度票房纪录,首次成为全球第一。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可以挖掘。

想了解更多影视行业的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2018-2023年影视基地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