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外贸出口退税会计分录介绍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03:46:31
分享:

出口退税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以税收杠杆奖励出口的一种措施。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退还进口税,即出口产品企业将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出口时,退还已缴纳的进口税;一种是退还已缴纳的国内税收,即企业申报出口货物时,将退还已缴纳的生产该货物的国内税收。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世界各国所采用。那么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呢?下面将介绍外贸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时,会计分录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一)“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生产销售免征增值税;(二)“抵扣”是指以企业当期出口产品的退税额抵扣国内产品的应纳税额。(3)“退税”是指当按照上述流程确定的实际退税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即当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搜索当月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尚未抵扣的部分给予退税。

在税法中,处理免税、抵免和退税有三个步骤:

一、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售商品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退不能减免的税额)-当期税额;

二、免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人民币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三、当期税额=当期税额-当期退税。

出口退税是指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中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为出口货物支付的国内税收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国内产品以不含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与国外产品竞争,从而增强竞争力,扩大出口收益。

外贸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外贸企业采购货物出口退税会计分录。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万元,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出口报关销售时:应收外汇账款人民币12.3万元;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12.3万元

出口商品成本结转:借款:主营业务成本10万元;贷款: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10万元

申请出口退税时:待退增值税= 10万元×15% = 1.5万元;

转出增值税= 10万* 2% = 2000元;

可退增值税的财务处理:借方:应收出口退税15000元;贷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5000元(出口退税)

进项税转出时: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000元

收到增值税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15000元;贷款:应收出口退税15000元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