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标准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的?2020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03:00:32
分享: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目标。“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和发展。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第一,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第四,恩格尔系数低于40%。

第五,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

第六,城市化率达到50%。

第七,家用电脑普及率20%。

第八,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2.8个医生。

第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超过95%。

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范围不一样

根据上个世纪中国的国情,我们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物质文明水平。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绝不是简单的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标准不同

如果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照这个目标,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国家收入分组标准中的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在检验和量化整体建设过程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还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

以上是关于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的介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