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三大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哪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30 12:02:09
分享: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什么区别?今天,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通过各种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央行等相关部门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所有货币法规和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即规则的改变等。)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通过影响经济中的利率和信贷供给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理想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和收缩性两种。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与整体经济形势相关的宏观政策,它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实施全面的支持措施来维持货币稳定。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是:

(1)国家预算。财政政策目标主要通过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和平衡,安排和调整收支结构来实现。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收和税率来确定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调整社会经济分配关系,从而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政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

③金融投资。通过从国家预算中拨款,引导预算外资金流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整产业结构。

④财政补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或间接给予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财政补贴,以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⑤金融信用。是国家根据补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特种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有偿使用预算资金等。

⑥金融立法和执法。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在法律上承认财政政策,并诉诸司法机关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等)进行审判和制裁。),从而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⑦金融监管。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总量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控而采取的方针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率中介在宏观经济中发挥间接作用。

(2)内容不同。所有与财政收支有关的政策,如税收变动、发行国库券、以国家规定的较高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公共工程或商品和服务投资金额等,都是财政政策,而一系列与银行有关的政策,如利率调整等,都是货币政策。

(3)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必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

以上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内容和区别,可以参考。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