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019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什么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及意义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30 02:01:26
分享:

世界地球日是哪天

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保活动。2009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十三届会议决定将4月22日定为“地球日”。

这项活动最早是由美国的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和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于1970年发起的,后来影响越来越大。活动的目的是唤起爱护地球和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都在4月22日举行地球日。2016年的主题是: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的生活。

地球日的起源

地球日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世界地球日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办了大型的“地球日”。这一天,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校、2000个社区和主要群体参加了这项活动。人们呼吁每个人采取行动,通过举行集会、游行、布道和其他宣传活动来保护和拯救我们的星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运动。该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每年的“地球日”也备受关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运动。

作为现代人类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促进了许多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来自世界140多个国家的2亿多人同时举行了各种环保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批准。从此,“地球日”变成了“地球日”。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

日前,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珍惜美丽的地球,保护自然资源”。

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是宣传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政策和法律,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确定了“珍惜美丽地球,保护自然资源”的主题,旨在引导公众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动员自然资源工作者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千年规划”的伟大实践,激励青少年形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据悉,今年的地球日主题宣传周从4月22日开始,到4月28日结束。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要求,在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期间,自然资源系统将规划和开展一系列主题推广活动,普及自然资源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对景观、森林、湖泊和草地生命群落的了解。自然资源系统科普基地将免费或优惠向公众或年轻人开放。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察和研究基地将举办开放日活动,以专题讲座、实验室参观和重大科技成果展览的形式,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最新科技成果。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