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移 上海杨浦区116岁老建筑平移成功 这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8 14:25:20
分享: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四栋大楼拆分后的总平移行程约为235米,并已到达预设位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平移的节点目标。

记者近日从杨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江浦路104弄有116年历史文物建筑的文保大厦主楼终于开始翻译,现已达到预定位置并完成审查,标志着江浦路104弄文保大厦一期翻译圆满完成。

江浦路104弄老别墅位于江浦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西岸明挖段正上方,是隧道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文保大厦于2018年12月中旬正式开始翻译。

在这次平移中,首先将3号、4号附楼同步平移到东侧,然后将1号主楼和2号附楼分开,同步平移到预定位置。建筑物采用直线推进的方式,沿预定轨道向东移动。除附件3外,其他所有单位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做一个推送方向的改变,翻译方向转90°后才能翻译到位。

平移施工采用PLC液压同步推进技术,综合控制液压设备的推力和位移,将多个千斤顶之间的位移差减小到1mm以内,几乎同步推进,从而在允许范围内减小了推进对建筑物产生的附加应力,从根本上消除了平移过程中建筑物结构变形、开裂等安全隐患。通过预先安装的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液压泵压力传感器和基础沉降观测点,对建筑物平移姿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平移工程的顺利实施。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四栋大楼拆分后的总平移行程约为235米,并已到达预设位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平移的节点目标。

翻译完成后,杨树浦路管线改造、江浦路隧道结构施工、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将围绕原施工现场进行。最后,该建筑将反向迁回原址,作为杨树浦路的标志性建筑和新建的江浦路隧道,见证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完美融合。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