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诗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楼神”研究所研究员,专注于都市圈发展研究。】
说起来,舟山和宁波,原来就是一家人。
这里,我说的一家人,不是指行政上的归属,而是指血脉上的相联。人和人,讲血缘;地区和地区,讲血脉。
舟山和宁波,血脉相连,本是一家。
不过,中国历史五千年,舟山和宁波经常被划来划去,两地也总是分分合合。当然,这对于地区发展来说,是很正常的。
最近的一次行政划分,要追溯到1953年舟山专区成立。之后舟山就离开宁波,独立发展去了。
现在,为了迎接新一波城市化浪潮,中国全面启动了都市圈建设。
当舟山要划进宁波都市区的消息传来,舟山很是惊喜。
因为,对它来说,宁波是像姆妈一样的亲人。
1都市圈的形成,先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地出现雏形,然后由政府主导,推动正式形成。
在政府主导的都市圈建设中,浙江的目标是建设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
其中,宁波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宁波市域、舟山市域以及台州市域,目标是构建海洋与内陆腹地双向辐射的宁波都市区。
而当舟山划入宁波都市区,舟山真的连睡着,都会笑醒过来。
因为,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舟山和宁波会发生诸多融合,彼此间不但能够亲上加亲,而且可以携手共进。
比如,舟山和宁波及都市区内其它城市,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等等。
特别是住房方面,也可以实现联动,如在房价和租金相对便宜的区域,扩大平价房的供应,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覆盖范围,等等。
由于各地的优势互补与全方位联动,就业机会也会增多,居民收入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消费,提高经济总量。
仅仅这些,已经可以使双方获益良多,但,效果还远远不止。
要知道,上面所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都还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这些一体化融合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推动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更为巨大的融合。
而这部分融合,才是让舟山打心底里兴奋的。
因为这种“亲人”间的融合,不但是感情的需要,更可以实实在在地起到1 1>2的协同效果,推动两地取得更快、更好、更大的发展。
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用到“楼神”研究所的“城市价值冰山理论”。
这个理论说的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如同一座冰山,能看到的那部分,比如城市的行政地位、GDP、房价、交通等等,只是其表象,是其价值的外在体现。
真正的城市价值,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人口及产业。
所以,你们可以知道,真正让舟山感到兴奋的,是冰山之下,与宁波在人口与产业上的融合。
下面,我们就从人口和产业的角度,具体看看。
2通常,我们在研究一个城市或一个都市圈的人口时,会分析它的人口总数、人口增量、人口的流入与流出、人口的组成结构,等等。
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更为基础的部分:人种,及习俗。
首先,人种上,舟山人和宁波人,本是同一人种。
说到人种,你们往往想到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等,其实这些只是指地理人种。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在地理人种范围内,还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地域人种。也就是,一个地域内,各成员间具有极为相似的生物学特征。
从这方面来说,舟山人和宁波人,是同一地域人种。
举例来说,舟山人和宁波人,身材、肤色、发色、眉弓、下颏、喉结、手臂长度等等生理特征,都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在语音方面,两者基本相同。
舟山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当他在宁波说起舟山方言时,人家通常会把他当作宁波本地人。
这就是说,舟山人说起方言来,连宁波本地人都听不出区别来。两边的人互相往来,只要说着各自的方言就行。
第三,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两者基本相同。
这里就说饮食吧。毫无疑问,两地的人最喜欢的,都是海鲜;两地人第二喜欢的,是腌制的海鲜。
只要有这两大共同点,两地人就已分不出谁是谁了。这是根本的相同,至于其它的细微区别,就一点也不重要了。因为就算是一家人,口味都会有所区别。
再多的,就不一一例举了。
总之,两地人口的这些特点,在都市圈时代,能够让他们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更快地和谐相处起来。
3再来看产业。
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宁波都市区的定位是:发挥港口和外贸口岸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产业。
你们知道,无论是港口、外贸,还是海洋高新技术、临港化工,都和海洋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海洋经济,正是舟山的产业优势所在。
为此,舟山必须全力以赴,发展这个产业。
这应该就是未来舟山最大的变化。
为什么要这样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海洋,是舟山的底色,舟山发展海洋经济,优势远远大于宁波,及宁波都市圈内的其它城市。
2017年,舟山海洋经济增加值是824亿元,占GDP比重67.6%;2018年,舟山海洋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相比之下,2017年,宁波海洋经济增加值是1422.27亿元,占GDP比重14.44%。
从这组数据的对比中,你们可以看到,虽然宁波的海洋经济体量更大,是舟山的1.7倍,但是从GDP的占比可知,海洋经济是舟山经济的大头;舟山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海洋经济。
为此,考虑到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需要,在宁波都市区的角色安排中,在蛋黄城市与蛋白城市的功能配置中,发展海洋经济的任务,应该交给舟山。
4当然,在以前非都市圈时代,舟山作为一个地级市,必须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除了海洋经济,还需要全方位发展,才能满足各方面需求。
但在今天的都市圈时代,舟山完全可以甩开这些包袱,全力投入到海洋经济中去,甚至将海洋经济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99%。
这是因为,都市圈时代,讲究的是都市圈内,各个城市的优势互补,不再要求每个城市都得“五脏俱全”,发展所有产业。
从这一点上看,都市圈,将给舟山带来极大的机遇。要知道,虽然宁波也在依托下辖象山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但这和舟山的海洋经济并不矛盾。
因为,从细分产业上,宁波的优势产业,其实和舟山的优势产业是可以形成互补的。
这里,我们用区位商概念,来辨别舟山和宁波分别有哪些优势产业。
区位商,是一个区域经济学里的概念,是指某区域中某行业的占比,和全国该行业占比相除所得的商。区位商大于1,表明该地区专注于该行业;区位商越大,专业化优势越明显。
区位商大于1,就是优势产业。
看下面“楼神”图表:
从上图可以看到,舟山的优势产业很多,分别是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简单地理解,舟山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渔业、港口贸易、旅游业。
宁波的优势产业是,工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体和娱乐业。
简单来理解,宁波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工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贸易、商务服务等。
舟山由于土地有限,且陆路交通成本较高,因此没办法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这一点,拥有发达的工业产业体系和陆路交通体系的宁波,刚好与之互补。
同时,舟山发达的渔业、港口贸易及旅游业,则可以为宁波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5上面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无非想说,舟山和宁波,本来就是血脉相连,是一家人。
现在借着都市圈建设的东风,重新聚到一起,两地在语音、饮食、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相同习性,能够帮助彼此更快、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的。
从经济上来说,也是如此。舟山的优势产业,完全可以与宁波形成差异互补,快速实现双方的协同发展。
所以,总体上,舟山对于划入宁波都市区一事,应该是非常高兴的,这就好比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情不自禁要叫一声:
“姆妈,我回来了!”
来自公众号“楼神” | 人文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