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读后感 什么是读书笔记?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5 12:08:07
分享:

读书笔记,就是在阅读一本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是把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的笔记。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

深度理解记忆书中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上的数据,我们在记忆一件事的20分钟后,记忆中保留的内容仅剩58.2%,一天后则只剩33.7%,31天后则仅剩21.1%。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回忆,才能让读过的内容在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建立知识框架。读书的本质是提升自己,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知识体系建立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本书的内容只能体现作者自身的知识体系,读者并非从头到尾读完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记录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攫取自身知识体系缺失的部分,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便于今后快速回顾。读书之后,100%的永远记住其中的内容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记录过的读书笔记,快速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

在做笔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功课?

在阅读之前,需要明确阅读目的,问问自己想要从这本书中得到些什么?把自己的需求记录在读书笔记上。

通过预习、扫读的方式,快速浏览书的封皮、封底、目录、书中插图等部分,确定这本书是否有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的答案。

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80%的重点都在20%的内容中,在阅读时,专注于当下的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即可。

读书笔记应该怎样做?

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以下列举一些较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从内容上来说,一般读书笔记可以记录阅读日期、书名、书摘、关键词、知识点、精华案例、书评、读后感等。

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精华案例,都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美国小学生通常使用KWL阅读法来读书,KWL是Know、Will of Want、Learned的首字母缩写。Know代表了解,在阅读前先写下自己在这个主题方面了解些什么。Will of Want代表意愿,即自己想要在这个主题了解哪些内容。Learned代表所学,即通过阅读解答了哪些问题,获得了哪些新知。

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有三栏法、思维导图、九宫格、手绘笔记、便签法、书上随手写等。

KWL阅读法通常使用三栏笔记法,即在纸上画两条竖线,左边K,中间W,右边L,把内容分别记录在不同栏目下。

思维导图法,即在阅读后拆解全文,用思维导图罗列出文章的整体结构,有助于理解全文逻辑。

九宫格法,即画出九个格子,读书时每遇到一个对当下的自己最初的提问有用的部分,就记录在一个格子里。一本书的精华很多,但能够解答当下疑问的地方不会很多,况且一个人很难一次性记住超过9个的重点,所以九宫格法是目前很常见的读书笔记方法之一。

手绘笔记是一种非常时髦的笔记记录方式,通过手绘可爱的图片笔记,让知识记得更加牢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门槛,建议去报一个相关的课程来学习一下。

便签法,拆书帮的赵周老师推荐用三张便签记录读书笔记——I便签、A1便签、A2便签。重述信心,是指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书中的内容。回想经历,是指使新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联想,回想一下自己之前的经历中,有什么可以跟新学到的知识联想到一起。规划,是指想想这个知识可以计划用在哪些方面,未来打算如何运用这个知识。

笔记不局限于这些形式,即使是在书的边角处随手记录自己读到某一段的心得,也完全可以。

总结

读书笔记,就是记录读书心得或书中的精彩内容的笔记。

做读书笔记的目的是深度理解记忆书中内容、建立知识框架、便于今后快速回顾。

在阅读之前,需要明确阅读目的。

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以下列举一些较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从内容上来说,一般读书笔记可以记录阅读日期、书名、书摘、关键词、知识点、精华案例、书评、读后感等。

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有三栏法、思维导图、九宫格、手绘笔记、便签法、书上随手写等。

建议

只阅读而不记录的读书方式是低效的,坚持输出读书笔记,一段时间后就会明显感受到提升。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用拘泥于形式,只要坚持记录读书笔记就好。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