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刘建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22:07:48
分享:

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由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功能性胃病,指临床上超过 1个月或在 12 个月中累计超过 12 周的,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部烧灼感、食后饱胀、早饱等表现的,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FD 患者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 50% 左右,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随着年对本病的深入研究,中医学对 FD 的病因病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乔艳丹等认为 FD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因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倦导致肝失疏泄、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病机是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廖建良认为 FD 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寒热错杂等,一般为气机阻滞,或为中焦不利,或为阴阳失调。董建华院士认为 FD 的病位在肝、脾、胃三脏,多由外邪及情志内伤引起,肝郁、脾虚及胃气不降为FD 的病机关键,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产生。李乾构等认为 FD 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所伤和饱食不节,脾虚为本,食滞、痰湿、气滞、血瘀等邪实为标。刘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 FD 的发病与肝、脾、胃密切相关,同时与心相关,其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现将其治疗 FD 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脾胃同治

刘教授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胃,但脾胃互为表里,位于中焦,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胃病常可及脾,脾病常可触胃,见脾胃同病,病机为脾之运化功能失职,胃之受纳功能失司,中焦气机紊乱而发为 FD。《格致余论》载:“湿者土浊之气,……湿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温病条辨·湿温》中提到:“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载:“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刘教授十分重视脾胃同治,对于脾胃同病者,分别拟定了健脾和胃法、补脾和胃法及醒脾和胃法 3 种治疗大法。脾胃同属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共统中焦气机之升降,故合而治之,事半功倍。健脾和胃法适用于脾胃不和证,常用中药包括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砂仁等;补脾和胃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证,常用中药包括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芡实、莲子等;醒脾和胃法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受困证,常用中药包括藿香、佩兰、白豆蔻、厚朴、砂仁。其中常用药对包括茯苓与陈皮,茯苓长于健脾渗湿而止泻,归脾、心、肺、肾经;陈皮健脾理气兼化痰,归脾、肺经,两者相使为用,共奏健运脾胃之功。党参与陈皮,党参长于补脾兼养血,归脾、肺经;陈皮善于健脾兼理气,两者合用使补而不滞,共奏补脾和胃之力。藿香、佩兰与厚朴,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同归脾、胃、肺经,醒脾开胃;厚朴归脾、胃、肺、大肠经,下气除满,三药合用,使脾气得芳香而健运,胃气得苦降而通顺。

2 肝脾同治

肝主疏泄,以调畅气机为主,同时协调脾胃升降,胆主分泌胆汁,使其正常输于肠道,从而促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及输布。《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载:“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克于脾土,致脾失健运;或肝气犯胃,胃失和降,累及脾胃,而致本病。《景岳全书·痞满》载:“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金匮要略》载:“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刘教授从肝脾同治角度拟定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和清肝泻胃法。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之证,常用中药包括柴胡、白芍、白术、茯苓、枳实、木香、炒麦芽、甘草。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之证,常用中药包括柴胡、枳壳、陈皮、半夏、佛手、旋覆花、白芍、砂仁、甘草、代赭石、炒麦芽。清肝泻胃法适用于肝胃郁热之证,常用中药包括青皮、陈皮、芍药、牡丹皮、栀子、吴茱萸、黄连。肝脾同治,肝以疏肝为主,脾以健脾为主,胃以清胃、和胃为主,恢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疏泄条达,则胃不受侮而胃气通降,木郁、土壅得以疏解,全身气机调畅,出入升降有序。常用药对包括柴胡与枳实,柴胡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枳实味苦、辛、酸,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积散痞之功,柴胡与枳实合用肝脾并调、升降相兼。柴胡与陈皮,柴胡善于条达肝气而解郁,陈皮长于理气和胃而消滞,同时醋炒陈皮可入肝行气,两药同用共奏肝胃同治之效。黄连与吴茱萸,黄连味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既泻胃火,又清肝火;吴茱萸味辛、苦、热,归肝、脾、胃经,具有降胃气、疏肝郁之力,两药合用,以吴茱萸之热佐制黄连苦寒之性太过,肝火得清,胃热得泻。

3 心脾同治

心与脾之间的生理联系不单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两个方面,在情志调节方面两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在心神的统率下完成的,又依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所谓“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脾土”。心主血脉、神明,脾主统血,心有所主,则脾气健旺。在情志方面,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志方面的改变。《灵枢》指出:“心者,精神之所舍也”;“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刘教授认为心脾同治即养心补脾、安神定志,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常用药物有龙眼肉、当归、远志、牛膝、甘草、大枣,配以补脾的党参、黄芪、茯苓等,心脾两调、气血并治,脾胃健运得以化水谷为气血,当心气旺盛,神舍其内,才能神志平稳。常用药对为茯苓与远志,茯苓性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健脾宁心之功;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安神定智,两药合用共奏健脾安神之功。

4 心肝同治

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可见二者在精神、神志方面有密切关系。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系神明,只有心血充盈,心气旺盛,神舍其内,方能神志安稳。一旦思虑过度,劳心伤神,心血耗损,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必致情志逆乱,遂常见 FD 患者伴有失眠多梦,心悸乏力,或忧思多虑、多疑等。胃肠道作为“情绪的反应器”,是机体内唯一由中枢神经、肠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支配的器官。现代研究表明,FD 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方面改变,是因为胃肠道的功能由脑 -肠轴共同支配完成的,精神心理因素在 FD 中出现源于脑-肠轴的调节障碍。

刘教授认为目前西医提到的“脑-肠轴”其实与中医学心肝在情绪方面的调节功能是息息相关的。目前心肝同治包括清心泻肝法、养肝安神法,适用于其相关兼症,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方面改变者。清心泻肝法适用于心肝火旺、心神受扰之证,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竹叶、黄连、黄芩、丹参、生地黄、栀子、淡豆豉等。养肝安神法适用于肝血不足、心神失养之证,常用中药包括合欢花、合欢皮、首乌藤、丹参、琥珀粉等。常用药对为栀子与黄连,栀子味苦、性寒,归心、三焦经,泻心火除烦,同时泻三焦火邪;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泻火解毒,两药合用,泻火除烦之力增强,清心火、泻肝火。合欢皮与首乌藤,合欢皮味甘,归心、肝、肺经,具有解郁安神之功;首乌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之功,两药合用同入心、肝经,养肝血、安心神。

5 典型病案

栗某,男,28 岁,2015 年 10 月 3 日初诊。主诉:间断脘腹胀满 1 年余,加重 1 个月。现病史:患者 1 年前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出现间断性脘腹胀满,饭后尤甚,于河北省某医院脾胃病科就诊,并间断服用药物,症状时轻时重。1 个月前因情志不畅,症状加重。现主症:胃脘胀满,饭后明显,伴嗳气,反酸,烧心,脐周偶有隐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心烦,恶心、呕吐,纳少,早饱感,寐差,入睡困难,易醒,大便每天1 ~ 2 次,质可,小便调。查体:腹部膨隆,叩鼓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辅助检查:全消化道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胃痞病。治则:疏肝和胃,清化湿热。方药:柴胡12g,黄芩 9g,醋香附 12g,白芍20g,延胡索 20g,白芷 15g,枳壳 15g,佩兰 12g,茵陈 20g,紫苏梗 12g,茯苓 20g,厚朴 12g,炒莱菔子 12g,炒麦芽 20g,炒鸡内金 15g,首乌藤 15g,合欢皮 12g。14 剂,每天 1 剂,水煎服。嘱:调畅情志,避免压力过大;合理饮食,宜吃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之食;适当运动。

复诊:诸症均有减轻,仍有嗳气、反酸,脐周稍隐痛,脘腹胀满偶作,纳食好转,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弦。于原方去佩兰,肝气犯胃较为明显,故酌加吴茱萸 4g、黄连 9g、代赭石20g、旋覆花 12g,以调和肝胃。14 剂。每天 1 剂,水煎服。

三诊:诸症均减轻,未诉明显不适,舌红、苔薄黄,脉弦。效不更方,继服 14 剂。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