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之种 数论颂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21:38:36
分享:

数论派

是印度古老的哲学流派之一。它的一些基本思想在吠陀和奥义书中已有表述。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医书《恰拉格本集》中都大量记述了数论派的学说。相传此派的创始人为迦毗罗。在他之后,数论派有许多代传人,如阿修利、般尸诃等,最后传至古代最重要的理论家自在黑。自在黑制作了现存数论派最早的系统经典《数论颂》①。此《颂》的年代相对其它印度哲学流派根本经典的年代不是很早,但由于在它之前的数论派系统经典都已佚失,因此,人们一般都把《数论颂》作为此派的根①在此《颂》之前,数论派还有一重要经典《六十科论》,但已失传。

-- 69

26印度哲学

本经典。《数论颂》之后,此派的主要著作是对《数论颂》的注释。目前保存的较重要注释有五个:《金七十论》、《道理之光》、《乔荼波陀注》、《摩特罗评注》、《明谛论》作。数论派还有一重要经典——《数论经》,相传迦毗罗是其作者,但实际上此《经》是14至15世纪之人假托其名作的。学术界一般把此《经》视为后期数论派的代表性经典。《数论经》的主要注释是阿尼鲁达的《数论经评注》和吠若那比柯宿的《数论解明疏》。后期数论派的重要著作还有吠若那比柯宿的《数论精要》及作者不详的《谛义集》等。根据《数论颂》及其注释,数论派的基本哲学体系是“二元二十五谛”。这一体系中包含了此派的一系列重要学说,如因中有果论、三德说、三分法量论及解脱观等等。因中有果论认为:任何结果仅仅是原因的转变,在原因中本来就已包含了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同一物的隐蔽状态和显现状态,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基于这种因果观念,数论派引出了它的“二十五谛”的转变说理论。它认为,世界作为结果总要有一最初的根本因,

-- 70

印度哲学36

这个根本因就是“自性”。自性是一种处于未显状态的原初物质。自性及其转变物是由三种成分——“德”构成的。“三德”是“萨埵”“罗傛”和“多磨”。萨埵具有喜的本质和照明作用;罗傛具有忧的本质和冲动作用;多磨具有迷暗的本质和抑制作用。三德间处于相互依存或支配的状态。当它们相互依存并平衡时,自性处在原初状态,当三德中某德支配另外的德,从而使三德失去平衡时,自性就开始演化或转变。三德的状况决定着事物的形态或特性。自性在数论体系中虽是一切事物转变的根本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数论认为还存在一个与自性并列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神我”。神我自身虽不演变出世间事物,然而却可与自性“结合”,从而使自性开始演化。自性的演化过程是:首先,由自性生出“觉”,相当于起确定或决定作用的“理性”或“知性”),从觉生出“我慢”,从我慢一方面生出“十一根”,另一方面又生出“五唯”,五唯又生“五大。上述演化过程中的各主要成分被称为“二元二十五谛”①。印度古代的主要哲学流派都有自己的“量论”。数论派主张有三种“量”:现量、比量、“有余”、“平等”三种)、圣言量。数论与一般的古印度哲学流派一样也持轮回与解脱之说。它把轮回的状态分为天道、兽道和人道。认为轮回中的事物在本质上是痛苦的。痛苦分为三种:依内苦、依外苦、依天苦。数论派认为要离苦就必须体验其基本哲学原理——二元二十五谛,得到“非我”、“非我所”等绝对认识,这样自性就可不与神我结合,使人断轮回,获解脱。后期数论明显地受到了吠檀多派的影响,同时吸收了《瑜伽经》中的不少成分。后期数论在理论上与《数论颂》及其注释中表述的数论学说的重要不同是引入了“自在天”的概念,有某种与有神一元论调合的倾向。数论派的学说对印度近现代哲学也有一定影响。印度19世纪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中的一些思想家在建立他们的哲学体系时曾吸收了数论派的思想。

数论颂

[古印度]自在黑著 姚卫群 译

烈火实验室[烈火·巴图鲁·索南雍仲]笔记并排版

《数论颂》是印度古代哲学中数论派的现存最早的系统经典。作者自在黑约为4世纪人。本文译自H.D.夏尔马编辑的《数论颂》一书中所载的梵本。其中方括号内部分为乔荼波陀的部分注释。

1.由于为三苦所逼迫,因而想探寻灭苦之方法。如果可见此无用,不,因为缺乏确定性和最终性。

〖三苦是:依内的、依外的和依天的。依内苦有两种:身体的和精神的。身体的苦发烧、痢疾等,由风、热、痰的不调引起;精神的苦与所喜分离及与所憎结合等等。依外苦由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土生而来自人、兽、鹿、禽、蛇、小咬、蚊、虱、臭虫、鳄鱼、鲨鱼、不动之物体等。依天苦属于神,或来自天,因此,与冷、热、风暴、雨、雷电等相关而产生。……依内苦的方法是:依靠医学的治疗与所爱结合,排除不喜欢的、辣的、苦的、涩的、煎的东西等等……外部的苦[此处,外部的苦应包括“依外苦”与“依天苦”],消除它的可见的方法是防卫等等。如果认为有了可见的方法探寻就无用了,那是不,……因为可见之方法不能确定地和最终地灭苦。〗

2.天启的可见之类似,因为它与不净、可灭性、不平相关联。与这方法不同的是较好的,因为显、未显和知者的认识。

〖与不净相关联,因为屠杀牲畜……;它还与可灭性相关联,因为因陀罗等是可灭的……;具有不平,因为看到了某人的优越,另一人就感到痛苦。……与天启的和一般可见之方法不同的方法是较好的,因为它摆脱了不净、可灭性和不平。……显是大等,即: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未显是本。知者是神我。因而,这二十五谛就称为显、未显和知者。〗

3.自性不是变异;大等七既是本又是变异。十六仅是变异。神我既非本又非变异。

〖自性是本,因为它是七种本与变异的根源。……自性非任何物之变异。因为它不为任何物所产生。……觉从自性生,因而它是产物--变异。这同一生出我慢,因而是本;我慢同样由于从觉产生而是变异,由于这生出五唯因而又是本。声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空而是本。同样,触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风而是本。香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地而是本。色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火而是本。味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水而为本。因此,大等七既是本又是变异。

十六是变异。五知根、五作根、心根和五大,这十六仅是变异。……神我既非本又非变异。〗

4.现量、比量、圣言量被认为是三种量[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方式或途径就是“量”],因为所有的量都被证明包含在了这三种量之中。确实,可被证明之物是通过量证明的。

〖耳取声,皮取触,眼取色,舌取味,鼻取香。此种量称为现量。不能由现量和比量领悟的对象由圣言量领悟。例如,因陀罗--众神之王、北俱卢、天女等,不能由现量或比量领悟的,由圣言量领悟。……

所有其它的量都包含在这三种中。阇弥尼说:有六种量。哪些量呢?义准、随生、无体、想定、传承、比喻。〗

5.现量是取境;比量被认为三种,它以相[即中词]和有相[即大词和小词]为基础,圣言量是可信赖之人和耳闻。

〖比量被认为有三种:有前、有余和平等。……有前称为有前,如见升起乌云,推论有雨;有余事例是:当看到海中的一巴拉水是咸的,推想其余的也是咸的[根据《金七十论》,有余比量指从果推因,如见江中充满浊水,推知江的上游有雨]。平等的事例是:……看到芒果树开花,推论别处的芒果树也开了花。〗

6.借助基于类推的比量,根不感知。不能由这证明和超验,由圣言量证明

〖不为根所感知的自性和神我,由基于类推的比量证明。……显由现量证明。

不能由这证明和超验,由圣言量证明。例如,因陀罗――众神之王、北俱卢洲、天女,所有这些超验由圣言量证明。〗

7.由于极远、极近、根坏、心不定、细微、障碍、抑制和相似物的聚合。

〖即便是存在物亦不被感知,由于极远,如居住在另一国的贾伊斯勒、玛伊特勒、毗湿努密特勒;

由于极近,如眼不能看到自身中的眼液;

由于根坏,如聋子和瞎子不能感到声色;

由于心不定,如尽管说得很清楚,但精神分散的人听不到任何东西;

由于细微,如烟、热、水和霜的微尘在天空中不可见;

由于障碍,如被墙阻碍的物体不可见;

由于抑制,如行星、星系、……由于阳光的抑制而不可见;

由于相似,如一个豆粒在一堆豆中,……一只鸽子在一群鸽子中,由于与相似物混在一起而不可见。〗

8.这是非感知的,因为细微,而不是因为不存在。它通过果被认识。这些果是大等,与自性相似又不相似。

〖从对果的观察中,因被推论出来。自性作为因确实存在,它的果是: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

这些果与自性不相似,……在形式上又相似。〗

9.果存在,因为无不可被造作;因为选取质料;因为一切物产生于是不存在的;因为能作所作;因为因的特性。

〖因为无不可被造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不到非存在物的产生,正如油不能从沙中产生一样。因此,既然只有存在物能被造作,那么“显”在它产生之前就存在于自性之中……;因为选取质料,……在这个世界上,人选取其所需之物的质料因。一个需要奶酪的人选取奶,而不选取水……;因为一切物产生是不存在的。……如金不能产生于银、草、尘、沙之中……;因为能作所作。此处,我们看到,只有能作,如陶工或土、轮、布、线、水等材料能从土造出所作--罐……;因为因的特性,……如麦于麦,稻于稻。……因此,果存在。〗[烈火:此处与西方的黑格尔等人的思想一致]

10.显是有因、无常、不遍在、变化、多样、依赖、回归、有部分、从属。未显相反。

〖显即果,如大等,是有因的……;显以自性为其因,因此,直至五大的整个显是有因的……;它是无常的,因为它由另一物产生……;它是不遍在的,显不象自性与神我那样遍在……;它是变化的,它在创造时期迁移,因为它随具有十三作具的细身而迁移……;它是多样的,即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它是依赖的,即依赖它的因:觉依赖自性,我慢依赖觉,十一根和五唯依赖我慢,五大依赖五唯……;它是回归的,它具有回归,在解体时,五大归于五唯,后者与十一根一起归于我慢,我慢归于觉,觉归于自性……;它是有部分的:声、触、味、色、香是部分;……它是从属的,即它不是独立的,如觉从属于自性,我慢从属于觉,五唯和十一根从属于我慢,五大从属于五唯。〗

11.显由三德无分别、客观、共同性、无知、能生。本亦如此。神我相反,但又有相似处[“有相似处”指神我与上颂所说的未显不同于显的特性是相似的]。

〖显三德。它具有三德:萨埵、罗阇、多磨。

显无分别,它不能分别……;显是客观的,即它是享受的客体,是一切神我的对象……;显是共同的,因为它象一个奴婢一样对所有是共同的……;显是无知的,即它对乐、苦、迷暗都无意识……;显是能生的,如从觉生出我慢,从我慢生出五唯和十一根,从五唯五大。〗

12.德喜、忧、暗的本质、并起照明、冲动、抑制的作用。相互压抑、支持、产生、伴随和依存。

〖它们相互压抑,……当萨埵占主导地位时,其特性压抑罗阇和多磨,并表现为喜和照明;当罗阇时,它的苦和冲动特性萨埵和多磨;当多磨时,其迷暗和固定的特性萨埵和罗阇。……三德间相互产生,犹如一块泥土产生罐一样。它们相互伴随,犹如夫妻相伴随……;萨埵是罗阇和多磨存在的根源……;罗阇引起萨埵和多磨的存在……;多磨引起萨埵和罗阇的存在。……因此,德是相互依存的。〗

13.萨埵被认为轻快照明;罗阇激奋和冲动;多磨沉重和遮蔽。犹如灯一样,为了目的发生作用。

〖当萨埵占主导地位时,肢体变得轻快,觉变得明晰,根变得敏锐……;如同一头公牛见到另一头公牛时是非常激奋的。罗阇的特性亦如此,罗阇被观察到是冲动的……;当多磨占主导地位时,肢体变得沉重,根变得遮蔽。……就如同灯一样,为了目的发生作用……。它们的作用被认为可实现共同的目的。如同一盏由油、火和芯组成的灯一样,这些东西彼此对立,成为灯,照亮物体。萨埵、罗阇和多磨尽管彼此对立,但却产生结果。〗

14.不能分别等被证明,因为三德,因为与此相反的不存在。未显的亦由于果因的特性而被证明。

〖不能分别等特性存在于大等之中,因为它们具有三德的特性。……未显由于果因的特性而被证明。我们在世上看到,因为任何本质都与果的本质相同,如从黑线中仅生出黑布。〗

15.因为是有限的;因为共同性;因为产生;因为因与果不同;因为多样的回归。

〖因为是有限的,……如陶工仅从有限的黏土中制出有限的缺罐。大亦如此,有回归特性的大等是有限的,并是自性的特定结果……,因为共同性,这在世界上是显而易见的,某人见到一男孩进行神圣的仪式,就推论出他的父母自然是婆罗门……;因为产生,此外,人作他有能力作的事,如有能力制罐的陶工仅制作罐,而不制作布或车;……因为因与果不同……,如罐能装奶酪、蜜、水、奶,而一块黏土则不能……;因为多样的事物将回归到产生它们的因中去……,在解体时,五大,即地、水、火、风、空根据创造的顺序回归于变化的五唯中,五唯和十一根于我慢,我慢于觉,觉于自性……。作为因的未显确实存在。〗

16.未显因是存在的,通过三德,通过结合与变化发生作用,犹如水一样,由于各德所依物的不同。

〖自性是萨埵、罗阇和多磨的平衡……。从未显生出的显由于变化而变得如同水一样,这些变化以存在于三德中的每一德的特性为基础……,例如,从天上落下的水具有相同的性质,但由于和不同的形态的物体接触,水就有了不同形态。〗

17.神我是存在的。因为聚集是为了不同的目的;因为与三德等不同;因为控制者;因为享受者;因为为了独存的目的。

〖神我是存在的。为什么?因为聚集是为了不同的目的,推论:火等的聚集是为了神我……;因为与三德不同与有三德、不能分别、客观等相反……;因为控制者,如一辆套在马车上的车能跳跃、行驶和飞跑,功能只有当被驾车者控制时才能发挥出来,因而,身体由于神我的控制而发生作用……;因为享受者,如我们推论必有一个甜、酸、咸、辣、苦、涩六味混合的食物的享受者……;因为为了独存的目的……,一切身体,无论是有智的还是其他的,都希望其生死轮回的结束。由于这些原因,存在着不同于身体的神我。〗

18.由于分别获得生、死、根,由于行为的不同时,由于三德的不同,神我的多被证明。

〖如果有一个神我,那么当一个人要产生时,所有的人也要产生。或者,当一个人有聋、盲、哑、残、跛这些形式的器官缺陷时,所有的人也将聋、盲、哑、残或跛,但这种事情并未发生……。我们看到,并非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都行善等,一些人行善,另一些人作恶……有萨埵的人喜,有罗阇的人忧,有多磨的人迷暗。因此,根据种种变化,神我多个被确定。〗

19.由于与此的差别,因而证明它见证、独存、冷漠、观者、无活动。

〖见证既不活动,亦不停止活动……;独存是独立或不同的特性,即独立于或不同于具有三德的事物……;神我如同一隐士那样冷漠,如同一个隐士对从事耕作的村民冷漠……;由于神我是冷漠的,因此,它是这些行动的观者和非动因。〗

20.因而,由于与此相结合,无知的相[指大等]似乎有知。尽管作者具有三德,但冷漠的依然显得似乎是作者,

〖知属于神我。因而,相,即大等,由于与知的反映相接触而变得似乎有知……。尽管活动存在于德中,但即便是冷漠的神我也变得似乎是作者……,正如一个不是小偷的人,当与小偷一起被抓住时,就变成小偷一样。〗

21.神我是为了注视,自性是为了独存。二者的结合就如同跛者与盲者一样。创造由此产生。

〖二者的结合应被视为如同跛者与盲者的结合一样。如一人跛,一人盲。此二人行走困难。商队在森林中受到强盗袭击,两人被朋友抛弃,无目的地徘徊。在徘徊中,他们相遇,……盲者背起跛者,他沿着背在身上的跛者指的路行走。与此类似,神我如同跛者一样有看的力量而无动作的力量。自性如同盲者一样有动作的力量而无看的力量……,正如儿子是由男女结合生出来的一样,创造是由神我和自性结合引起的。〗

22.由自性大,然后我慢,由此十六系列,再由此十六五五大。

〖由无形态的自性生觉……。由觉生我慢……。由此十六系列……,即五唯,也就是声唯、触唯、色唯、味唯、香唯。然后是十一根--五知根,即耳、皮、眼、舌、鼻;五作根,即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以及具有知根和作根这二者特性的第十一――心……。由五唯五大,即是所谓空于声唯,风于触唯,火于色唯,水于味唯,地于香唯。〗

23.决是觉。法、智慧、离欲、自在是萨埵相。多磨相与此相反。

〖觉根据它是萨埵的还是多磨的有八个部分。觉的萨埵相有四种,即法、智慧、离欲、自在……。觉的多磨相与此相反……。与法相反的是非法。与此类似,非智、爱欲、不自在。〗

24.我慢是自我意识。由此生出两种创造:十一根系列和五唯。25.十一生于具有萨埵的转变我慢,唯于具有多磨的大初我慢。从炎炽我慢二者。

〖当罗阇和多磨在我慢中被萨埵克服时,这种我慢就是具有萨埵的,先师称之为转变。从转变我慢生出十一系列,即十一根系列……。当萨埵和罗阇在我慢中被多磨克服时,这一我慢称为具有多磨的,先师称之为大初,从大初我慢中生出五唯……。当萨埵和多磨被罗阇克服时,我慢因此称为炎炽。从炎炽中生出这二者,即根系列和五唯系列。〗

26.知根是眼、耳、鼻、舌、皮。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被称为作根。27.在此,心二者的特性,分别,根。因为类似。多样性和外部的差别性于德的变化系列。

〖在知根中,这如同知根,在作根中,这如同作根。为什么呢?它分别决定知根和作根的作用。因此,心具有二者的特性……。分别是心的作用。……不同根的不同对象产生于德的特定变化。〗

28.与声等有关的五的作用被认为仅是认知;语言、执拿、移动、排泄、生殖是五。29.三的作用是各自的特性。这不是共同的。共同作用是波那等五风。

〖“决是觉”被作为觉的定义。这亦是觉的作用。与此类似,“我慢是自我意识”是我慢的定义。亦是我慢的作用。“心可分别”是心的定义。因此,心的作用仅是分别。三,即觉、我慢、心的作用是各自特定的性质……。五风,即波那、阿波那、沙摩那、优陀那和婆那,是所有作具的共同作用。称为波那的风存在于口、鼻中,它的运行是所有十三作具的共同作用。因为当有波那时作具才产生。波那如同笼中鸟,给一切以运动。它由于呼吸而被称为波那。阿波那之所以这种称呼是因为它退缩,它的运行亦是作具的共同作用。沙摩那存在于中心,它之所以这样称呼是由于它恰当地分配食物等。与此类似,优陀那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向上提、拉或升。它存在于肚脐和头中。优陀那的运行是所有作具的共同作用。此外,遍布于身体并划分其内在性质的婆那,它之所以这种称呼是因为它像空间一样遍布于身体。它的运行是所有作具的共同作用。〗

30.关于已见物,四的作用是同时的。但此也被发现是逐次的。关于未见物亦如此,三的作用以此为基础。

〖当觉、我慢、心与任何一根结合时,就成为四,关于这四,存在着与已见物相关的同时的作用。觉、我慢、心和眼同时取色,那是一个柱子;觉、我慢、心和舌同时取味;觉、我慢、心和鼻同时取香;皮与耳亦如此……。四的逐次作用亦存在。如一个在路上行走的人看到远处的某物,并被关于它是一个柱子还是一个人的疑惑所困扰。后来他看到该物上有某种标记或鸟,于是在他的疑惑的心中产生了起决定的觉,那是一个柱子。由此,确认那必定是一个柱子的我慢。因而,觉、我慢、心和眼的逐次作用被观察到。〗

31.在相互激动的刺激下发生各自的作用,唯一原因是为了神我的目的。作具的活动不由任何。

〖觉在获知我慢的激动后,产生其特殊的作用……。神我的目的要达到,德为此目的而动作。因而,这些作具表现出神我的目的……。“作具的活动不由任何,此句意为:只有神我的目的引起它们活动。作具不是由任何高级的存在引起和驱动的。〗

32.作具十三种,它们的作用是取、执和照;它们的对象,所取、所持和所照,十种。

〖五知根,即眼等;五作根,即言语等[包括觉、我慢和心]。这些是十三种作具……。它们的作用是取、持和照。此处,取和持由作根进行,照则要通过知根……。十种对象即声、触、色、味、香、言语、执拿、移动、排泄、生殖。由知根所照,由作根所取和持。〗

33.内作具三种;外十种。是三的对象。外在现时;内作具在三时。

〖内作具,即觉、我慢和心这三者。……五知根和五作根是十外作具。

而且,它们是三的对象……。耳仅听现在之声,而不过去或未来;眼仅看现在之色,而不过去或将来……。因此,外作具被认为在现在起作用……。觉在现在、过去和将来认知……,我慢是现在、过去和将来的自我意识。与此类似,心在现在、过去和将来思量。因此,内作具在所有三时起作用。〗

34.在此中,五知根有差异和无差异的对象;言语声为对象,但其余五种对象。

〖人的五知根领悟有差别的对象,即声、触、色、味、香,并伴有喜、忧、暗。涉及诸神时,领悟无差别的对象……。“五种对象”指作为此对象的声等五。〗

35.由于觉与内作具可领悟一切对象,因此,三作具是门主,其余的门。

〖由于领悟了所有对象,领悟了在所有三时中的声等,因此,这三作具就是门主,而其余的则是门。〗

36.这些彼此相区别,是德的不同犹如灯一样,所有的显露,为了神我的目的而把展示给觉。

〖提及的所有作具是德的不同变化。……它们如灯一样,所有的对象显露。它们彼此不同,即不相似或具有不同的对象。亦即它们以德的变化为其对象……。这些作具都为了神我的目的而起作用。知根、作根、我慢和心使其对象显露后,把它们展示给觉,即把它们置于觉中。〗

37.由于觉取得了与所有相关的神我的经验,因而那同一亦辨别自性与神我的细微差别。

〖“所有”指在所有三时中的所有根的对象……。“细微”指不能被那些未修苦行的人所把握。〗

38.唯我差别,从这五五大。这些被认为差别,寂静的,畏怖的和迷暗的。

〖这些被认为无差别,它们是神的领悟对象,具有喜的特性而无忧与暗的特性……。这些有差别的对象被人们所领悟,是寂静的,即具有喜的特性;畏怖的,即具有忧的特性;迷暗的,即产生暗。〗

39.细微、父母所生和大[指粗大元素]是三种差别物。在它们中,细微是常存的,父母所生是可灭的。

〖细微,即细微元素,由大等组成,并以大等为特征。细身常在,并经历轮回,它们是细微的。……父母所生在此世上是可灭的,在死时离开细身……,它的元素解体为地等。〗

40.相身[即细身]在原初时,不受阻碍、常住、由大[指觉]至唯等组成,轮转,不可经验,有熏习。

〖那时,宇宙还未产生。接着,当自性第一次创造时,细身就形成了……。不受阻碍,即不被系缚于兽、神、人的状态。由于其细微,它在任何地方也不受阻碍……。常住即永恒。它在智未获得前,是迁移的……,它轮转或活动于三世中……。细身不可享受,因为它通过父母生的外部身体呈运动态……,熏习即法等。……当解体时,大至唯等与根一起没入自性。那时不迁移,它们在自性中保持不受触动,直至创造……。当创造时,相身再次迁移。〗

41.如同无所依物的画和无柱等的阴影一样,无无差异,无支持,相亦不存在。

〖如同画无墙所依物就不能维持一样,如同阴影无柱等就不能存在一样……,无无差异,即无无差异的细微元素,就不能维持。〗

42.为了神我的目的,此相通过与因及其果的联系,并借助自性的普遍至上,像一个演员一样表演。

〖因即法等;果即升天等。……由于自性对一切事物有至上权威,因此,通过与因及其果的联系而动作。决定表现为不同身体的相……。如同一个演员进入幕后,作为神出来,接着作为人,后来作为小丑。细身通过与因及其果的联系,进入子宫,并作为大象、女人或男人出来。〗

43.熏习[即有]可是先天的、自然的和后天的。法等被认为存在于作具[即觉]中,胚胎存在于果[即身]中。

〖先天的熏习是法、智、离欲、自在,它们随尊敬的迦毗罗在最初创造时产生。自然的熏习被这样描述:娑那歌、娑难陀那、娑那多那、娑难鸠摩罗是梵王的四个儿子。这些熏习随他们一起产生……,是因果关系的结果,因而这些熏习被称为是自然的。后天的熏习像我们这样……。智生于老师的有形身躯,离欲生于智,自在生于法……。它们[即法等]被发现存在于作具中,觉即作具……。果是身体,胚胎等存在于它之中。〗

44.由于法向上;由于非法向下;由于智解脱;由于相反[相反即非智]则束缚。

〖人由于法而向上。向上代表八个区域,即:梵王、世主、天、因陀罗、乾达婆、夜叉、罗刹、鬼神。细身去那些地方。由于非法,进入动物的身和非动物的身中。……由于智获得解脱,解脱是认识二十五谛。……由于相反则束缚。〗

45.由于离欲而回归到自性;由于忧轮回;由于自在而无障碍;与此不同由相反[即有障碍]。

〖设想一个人具有离欲,但无关于谛的知识,那么,通过以非智为先的离欲,产生向自性的回归。在死后,此人回归八本,即自性、觉、我慢、和五唯。他不得解脱,再次轮回。……由于忧而有轮回。

由于自在而无障碍。自在有八种,由细微等构成。借助自在,无障碍产生……。由于不自在,障碍就到处出现。〗

46.这是觉的创造,称为无知、无能、喜、成就。由于德的不平衡的冲突,这五十种。

〖无知是疑惑,如当一个人看到一个柱子时,对它是柱子还是人有疑惑。无能的事例是甚至在很好地观察了那个柱子后,仍不能消除其疑惑。第三种称为喜,如当一个人不想认识该柱子或不想对此产生疑惑时,这样想:我与这有何关系?第四种称为成就,如当某人带着快乐的感觉,看到柱子上有匍匐植物或鸟时,获得这是柱子。

这样,由于德的不平衡的冲突,就有了作为觉的创造的五十分。这种冲突带有萨埵、罗阇、多磨的不平衡,因而产生了觉的五十分。这些场合萨埵占主导地位,罗阇与多磨是从属的;有些场合罗阇占主导地位;有些场合多磨占主导地位。〗

47.无知有五种;无能由于作具的缺陷而有二十八种;喜有九种;成就有八种。

〖五种无知是:暗、痴、大痴、重暗、盲暗……。无能由于作具的缺陷而有二十八种,它们亦将被解释。

喜有九种,即那些以苦行者中的罗阇为特征的知识。

成就有八种,即那些以苦行者中的萨埵为特征的知识。所有这些都将顺次解释。〗

48.暗和痴的区别是八种;大痴有十种;重暗是十八种;盲暗亦如此[即盲暗分为十八种]。

〖暗有八种。最终的解体由于无知而有差别。人没入八本之中。八本即自性、觉、我慢和五唯。当没入它们中时,如果此人觉得“我被解脱”,那么这就称为暗。……

痴亦有八。因陀罗等一类的神由于执著于八种自在而未得解脱,而在此毁灭后,他们又轮转。这就是八种痴。

大痴有十种。声、触、色、味、香、此五是神的享受对象;五,即声等亦是人的享受对象。因而,大痴与此十相关而生。

重暗有十八种。八种自在和人与神的十种享受对象,共十八种……。与此类似,盲暗亦有十八种。〗

49.十一根的损坏和觉的损坏被称为无能。由于与喜和成就相反,觉的损坏有十七种。

〖十一根的损坏是聋、盲、麻痹、失味、失嗅、哑、残、跛、秘结、阳萎、精神错乱……。觉的损坏有十七种。这十七种损坏产生于与喜和成就相反。喜有九种。成就有八种。十一种根的损坏与它们[即九种喜和八种成就]的相反合在一起是二十八种无能。〗

50.喜被认为有九种:四种依内的,自性、道具、时、幸运;五种依外的,远离对象。

〖有四种依内的喜……,它们是自性、道具、时、幸运。……某人了解自性,了解自性具有三德或别的什么。如果他满足于自性及其结果的知识,那么他就不能得到解脱,这称为自性。所谓道具:当一个人不理解谛时,拿着道具,以为借助三叉木杖、缺罐……就可以获得解脱。……时喜的例子是:啊!我会及时获得解脱的,修习谛有何用?此喜称为时喜……。与此类似,幸运喜是当某人以为解脱将运气获得时……。依外喜产生于远离根的五种对象。某人想远离声、触、色、味、香,看到它们具有获取、防护、损减、执著和伤害的罪恶。〗

51.思量、声闻、读诵、离三苦、交友、施与是八种成就。先前提到的三种[即无知、无能、喜]是控制物。

〖思量,如某人可能每天思量:这里什么是真实的?将来如何?什么是最高目的?……由口头教诲得到的知识产生关于自性、神我、觉我慢、唯、根和大的知识……。从诵读,即学习吠陀那样的经典,获得二十五谛的知识和以后的解脱。……为了灭除依内的、依外的和依天的苦,当某人去老师处获得教诲并得到解脱时,就构成了第四种成就。交友,如一人由于从朋友处知识而得解脱……。施与,如某人帮助圣人时施与住处、药物、三叉木杖、钵、食物、衣服等,从他们那里获得知识并达到解脱……。在成就前的无知、无能、喜是控制物……,如同一头象由一持刺激物的人控制一样,人们也受无知、无能、喜的控制……。因而,离弃这些应追求成就。〗

52.无熏习之有则无相,无相则无熏习之有。由此,形成两种生。称为相称为熏习之有。

〖无作为觉之生的熏习之有就不能有作为唯之生的相。因为一切相继的身体都是由前生行为的行力获得的。

无作为唯之生的相就不能有熏习之有。因为法等可由细身和粗身的形成而获得。这二者的相互依赖,如同种子与芽一样,不是一种缺陷,因为生是无开端的。〗

53.天有八种;兽有五种;人一种。简,此即含识物[烈火:“含识物”即生物]之生。

〖天有八种,即梵王、世主、天、因陀罗、乾闼婆、夜叉、罗刹、鬼神。五种兽是牲畜、鹿、禽、爬虫、不行之存在物。人仅一种。〗

54.在上,创造萨埵居多;在下,多磨居多;在中,罗阇居我。从梵等至柱。

〖在上,即在神的八个区域内……,以萨埵为主导。在那里,罗阇和多磨亦存在。

在下,多磨居多,从牲畜到不行之存在物,整个创造充满了较多的多磨。即便在这里,萨埵和罗阇亦存在。

在中,即在人的创造中,罗阇较强。即便在这里,萨埵和多磨亦存在……。从梵至柱,即从梵至不行之存在物。〗

55.在那中,有智神我经受老与死苦,直到相停止,因而,苦是本质。

〖在天、兽和人中,由年老和死所产生的苦为有智神我所经受,而不为自性、觉、我慢、唯、根、大所经受……。直到相停止,即直到细身停止,细身停止后就获得解脱,获得解脱就无苦。〗

56.因而,自性的这种始于觉,止于有差别的大的创造是为了每个神我的解脱。是为了另一者的目的,显得是为了自己的目的。

〖始于觉,止于有差别的大,由自性而觉,由觉而我慢,由我慢唯和十一根,由唯而五大……。努力是为了每个神我的解脱,即为了每个表现为天、兽、人形成的神我……。自性的行为如同一个人抛开自己的事而作朋友的事。神我则绝不作任何有益于自性的事来回报。即这似乎为了自己,实际上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另一者的利益。〗

57.正如为了滋养牛犊,无知的牛乳分泌一样,自性的创造是为了神我的解脱。

〖正如草等被牛吃掉,变成牛乳,滋养牛犊,然后停止一样,自性为了神我的解脱。因而,在无智的中有活动。〗

58.正如人们为了满足愿望而从事活动一样,未显为神我的解脱而活动。

〖正如具有某种迫切愿望的人们为实现这一愿望而从事活动一样,亦即以出入形式出现的活动在取得成就后就停止,自性为了神我的解脱,在实现了神我的目的后就停止发生作用。神我的目的有两种,一为对根的对象如声等的享受,另一为认知德[即自性]与神我的区别。〗

59.天如舞女向观众显露了后不起舞一样,自性向神我展示了自己后,亦停止。60.慷慨的、具有德的、无目的以多种方式施恩于无三德的、不回报的神我。

〖自性以多种方式施恩于不能回报的神我。以什么方式?以使自己转为为天、兽、人的形态为喜、忧、暗为以声等为表现形式的根的对象……。如同一慷慨之人施恩于所有人,但却不要回报一样,自性也不要任何回报地实现神我的目的。〗

61.在神我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比自性更娇柔,由于它“我被看见”,不再出现在神我的视野。

〖“我被此神我看见了”,自性这样想后就再也不把自己显露在神我之前了。即:对于神我来说变得不可见了。这样,较为娇柔羞怯的特性得到解释。〗

62.因此,神我不受任何束缚,不解脱,也不轮转。自性是各种的依托体,轮转的,受束缚的和解脱的。

〖神我是不受束缚或解脱的,它亦不轮转。因为仅有自性存在于许多形态中,即存在于天、人、和兽的形态中,这以觉、我慢、唯、根与大的形式被束缚,或解脱,或轮转。〗

63.自性以七种形式自己束缚自己。为了神我,此同一以一种形式使自己解脱。

〖法、离欲、自在、非法、非智、爱欲、不自在,这些是自性的七种束缚形式。通过这些,自性自己束缚自己。这同一自性要实现神我的目的。通过智慧一种形式使自己解脱。〗

64.通过修习谛,产生非我,非我所,因而无的知识。由于无误,纯净的和绝对的。

〖通过对二十五谛的静虑的修习,……在神我中产生这样的知识:非我,即我不存在;非我所,即此身不是我的,因为我是一物,身是另一物;彻底的无我,即自己摆脱自我。这种知识是彻底的……,即只有这是解脱的因,没有其它东西。〗

65.由于此知识的影响,停止创造,并失去七种形式[烈火:另一译本中,此处注为:即法、离欲、自在、非法、非智、爱欲、不自在]。神我犹如一个观者,静观自性。

〖由于此种纯净和绝对的知识,神我观看自性,……犹如戏剧的观众从其座位上观看女演员一样……。什么样的自性?它停止产生,即停止表现为觉、我慢的结果……。七形式,自性束缚自身的法等七种形式。〗

66.一个[即神我]漠不关心,因为“我已看到”;另一个[即自性]停止,因为“我已被看到”。尽管还存在二者的结合,但已不存在创造的动机。

〖绝对和纯净的神我,如同戏剧的观众一样,“已看到”而漠不关心。作为所有三的唯一和主要因的自性由于感到“我已被看到”而停止……。尽管有它们[指自性和神我]的结合,但已无创造的动机,因为创造实现了它的目的。创造的目的有两个:一、领悟根的对象,如声等;二、领悟德[即自性及其创造物]与神我间的区别。〗

67.由于获得了完美的知识,因而法等就达到了不成为因由于过去行力的影响,犹如轮子的旋转一样,仍然具有身体。

〖尽管获得了二十五谛的完美知识,但由于过去行力的影响,瑜伽行者仍然具有身体,……如同一个陶工,在使轮子转动后,通过把泥放在轮子上来制造罐,在制成罐后,不再顾及轮子,但轮子由于先前的推力而继续旋转……。当法等不再是产生因时,由于过去的行力,神我依然具有身……。在过去的行力耗尽后,身体就灭了,并产生解脱。〗

68.当与身体分离时,当自性由于实现了目的而停止活动时,就获得了确定的和最终的独存。

〖由于法与非法产生的所有动力的毁灭,在与身体分离及自性停止后,确定的,即绝对的,最终的,即无障碍的解脱。〗

69.此神我目的的奥秘知识,是由大仙详细阐述的。在此之中,存在的生成、持续和解体被探讨。

〖神我的目的是解脱。为此目的,这一奥秘……由大仙,也就是迦毗罗所全面阐明。在此之中,……生成、持续和解体,即存在物――产物的产生、表现、消失被探讨。〗

A.此至高至上的,是贤哲由于慈悲而传给阿修利的,阿修利又给般尸诃。通过这体系广为流传。B.此由信徒相传至圣明的自在黑,他完全理解了真理,并用圣加以归纳。I.由此七十主题是全部《六十科论》的主题。无解释性的叙述,并省略了对相反观点的讨论。书籍下载:http://chenzhongen.1000eb.com/mydirectory_100947_27650.htm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