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二十四式 陈氏太极短拳二十四式拳谱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12:56:08
分享:

陈氏太极短拳二十四式拳谱

预备式

拳走架前的准备。此式外静内动。头顶百会穴与前后阴之间的会阴穴,以及两脚之间的中心点,上下成一垂直线,两脚要有落地生根之感,无极式也是养气的桩式,可以作为气功桩练习。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1小时。

1、懒扎衣

动作一:身螺旋下沉,略右引左转,仍面南,重心在右脚,左脚提起,向后撤出一步,脚跟先着地踏实,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双逆缠,突腕背,向时含贴两胯前。接着,两掌双逆变双顺缠,从胯前沿胸腹中线向上托起,再从颚下向前穿出,左掌在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右掌贴附于左腕后,眼看左掌前。

动作二:身螺旋下沉,再略上升,方向不变。右脚后撤与左脚并步,重心后移至左脚。左掌顺变逆缠划一小圈,从右小臂外向下,再变顺缠,以掌缘贴右腹侧,握拳变逆缠,突腕背,拳眼贴附于左肋侧下;右掌顺缠向上托至左肩前,再变逆缠翻掌心向外,经左小臂上,向右划平弧,至右前45°角时,变顺缠握拳略下沉,高与右肩平,眼随右掌,再看正前方。

2、单鞭

动作一:身向右转45°,面西南。右脚向右横开半步,左脚随虚点在右脚旁。同时,右拳逆变顺缠旋转,在原位成勾手;左掌在原位略逆缠。眼看右勾手前。

动作二:身向左转45°,面南。左脚向左横开一步,右脚随虚点在左脚旁。同时,左掌顺缠从路线上托至颚下,变逆缠经左肩前,向左外横劈,掌心向下,高与肩平;右勾手原位略逆缠,掌背向左上。眼看左掌外。

要领:两脚左右横移必须连续不断,速度较快。右勾手与左劈掌必须与步法配合一致,要做到快而不乱。发力要带弹抖劲。两臂、肘有相吸相系之意,开中有合。

3、翻花炮

动作一:身略下沉向右引,面略偏西南。右脚跟落地踏实,左脚跟离地虚点。左掌与右勾手同时握拳,双逆缠下合于裆前。左拳面向下,突腕背向右;右拳贴附于左小臂。眼看左前。

动作二:身向左转60°,面东南。左脚向东南上步踏实,右脚随铲地。同时,左拳逆变顺缠,从向前中线上翻,划弧经下颚向左膝方向下击,位在左肋前,小臂与地面成水平;右拳逆变顺缠随贴附于左小臂里侧。眼看左拳前。

动作三:身略左引,方向略偏东。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虚点于左脚旁。两拳顺变逆缠下合于裆前,右拳面向下,突腕背向左。左拳贴附于右小臂。眼看右后。

动作四:身向右翻转180°,面西北。右脚向西北上步踏实,左脚随铲地。同时,右拳逆变顺缠,从向前中线上翻,划弧经下颚向右膝方向下击,位在右肋前,小臂与地面成水平;左拳逆变顺缠随贴附于右小臂里侧。眼看右拳前。

要领:动作一、三为蓄势;二、四为发势。但不要忘记 太极拳“阴阳互根”、“蓄即是发”、“发即是蓄”的拳理。例如,动作一的左拳逆缠下合是蓄势,但也可用左臂护裆,同时弹击对手来拳的脉门、腕部或来脚。

4、望门钻

动作一:身下沉向左转45°,面西。左脚略后撤,右脚随退步,虚点在左脚旁。右拳顺缠竖小臂里收,拳轮向里对咽喉,拳面向上;左拳变掌,顺变逆缠以掌心抱贴右拳背。眼看右肩前。

动作二:身略上升,向右转45°,面西北。左脚松胯站立,右脚提膝勾脚尖向西北蹬出,高与胯齐。同时,左掌握拳,顺变逆缠,贴沿右小臂拉至右肘里;右拳顺变逆缠向右肩前击出。拳眼向下,拳心向右。眼看右拳前。

5、反棠掌掩手肱锤

动作一:身略左引,再向右转,仍面西北。左脚不动,右脚向后落地,成左弓步。同时,两拳变掌,右掌以肘为圆周的中心,逆缠向下、向里,从胸前变顺缠向外划一立圆,掌背向地,高与膻中穴齐;左掌逆缠,掌心向地,掌背粘贴右肘尖。眼看右掌前。

动作二:身螺旋下沉,向左引转90°,面西南。右脚随转身向西南上一步,重心仍在左脚。右掌顺变逆缠旋圈里收,以掌心贴掩左拳背;左掌继续逆缠握拳,拳心向下。眼看左肩前。

动作三:身螺纹上升,方向不变。重心移右脚,左脚跟略向里转,成右弓步。同时,右掌扣指略顺缠变逆缠后抽,贴附于右乳部;左拳逆缠向左肩外击出,拳心向下,拳面向前,高与肩平。拳眼离鼻尖横向约30厘米。眼看左拳前。

要领:此式在短拳套路中,演练时要两脚蹬地腾起震脚发劲。力聚左拳面。

6、卧弓射虎

动作一:身螺旋下沉,向左转45°,面南,两脚不动。右膝逆缠里扣,重心略偏右脚,成骑马势。左拳逆缠,随转身在裆前下插,拳心向里;同时右拳逆缠下合,在左拳腕外,与左拳成十字交叉。眼看两拳前。

动作二:身螺旋上升,再变下沉,身左转135°,面东北。左脚略蹬地向右脚靠拢,同时右脚向西南上一步,脚尖里扣,重心移右脚,成右扑步。两拳同时在中线顺缠上升,翻右拳在左拳里。接着,两拳逆缠随身下落,向下、向右、经右肋部向上,至右太阳穴前。两拳之间相距约一拳。右拳背对右额,拳面向左前;左拳轮对右颊车穴。眼看左前上。

动作三:身螺旋上升,再变下沉,向左引再向右转900,面东南。左脚划外弧后撤一步,同时右脚略蹬地,向东南上一步,脚尖里扣,重心移左脚,成左扑步。两拳顺缠上升至头额前,右拳在左拳里十字交叉。接着,两拳逆缠随身下落,向下、向左、经左肋部向上,至左太阳穴前,两拳之间相距约一拳。左拳背对左侧,拳面向右前;右拳轮对左颊车穴。眼看右前上。

要领:此式身螺纹上升不要太高。落地成扑步要低。动作二、三两脚的位置正好成四隅角斜十字交叉。两拳经身肋侧划一立圆向上,经自己的太阳穴和颊车穴向前击出,两拳面有双逆缠互合之意。

7、左拗步下击

动作一:身螺旋上升,向左转45°,面东,重心移右脚,左脚顺缠外翻,向前以脚跟着地盖步。同时,两拳双逆缠变掌,在两胯前外开,接着变双顺缠划外弧向上,合于头面前,两掌心向里,右掌背贴附于左腕里。眼看右前上。

动作二:身螺旋下沉,继续向左转45°,面东北。重心移左脚,右脚跟略离地,右膝贴于左膝里侧,成左拗步。同时,两掌双顺缠变双逆缠,左上右下分开。左掌背向里,位在左眼眉前,指尖向右上;右掌心向下,位在左胯外,指尖向左。眼看右掌前下。

要领:此式左拗步类似歇步,身下沉较低。注意右掌缘尺骨一侧。要有身下沉将右掌压出之感。

8、右拗步上打

动作一:身螺旋上升,向右转45°,面东。右脚顺缠外翻,向前盖步,以脚跟着地,左脚不动。左掌从头面前下落,两掌双逆缠,在两胯前外开,接着变双顺缠划外弧向上,合于头面前,两掌心向里,左掌背贴附于右腕里下。眼看右掌前上。

动作二:身螺旋下沉,继续向右转45°,面东南。重心移右脚,左脚跟略离地,左膝贴于右膝里侧,成右拗步。同时,两掌双顺缠变双逆缠,左上右下分开。右掌经左小臂外向下至胸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左前;左掌心向外,上打至左头额前上,指尖向右上。眼看左掌前上。

要领:注意左掌缘尺骨一侧,左掌与身、胯、膝有上下对拉发力之感。

9、披身压肘

动作一:身螺旋上升,向左转135°,面北。两脚以前掌为轴心,向左旋转,重心略偏右脚。同时,两掌握掌,左拳下落,变两拳双逆缠向两胯前外开。接着,变双顺缠划外弧向上,合于头面前。两拳心向里,左拳背贴附于右腕里。眼看前上。

动作二:身螺旋下沉,略向左引再向右转180°,面南。重心移左脚,右脚略离地后扫。同时以左脚蹬地略腾空转身,落地成右扑步。两拳双顺缠变双逆缠旋转,接着继续双逆缠左下右上拉开,右拳位在右眼眉前,拳心向外,拳面向左上;左拳突腕背贴附于左肋下,左肘略向前下合。眼随右拳,再看左肘前。

要领:此式在一路拳中名“披身捶”、在长拳中名“转身吊打”,但是各式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短拳中,以左肘压劲为主,肘尖离地面只有30厘米。180°的大转身,要以右拳旋转外开的惯性来带动。右脚要震地有声。

10、指裆势

动作一:身下沉,高跳落地后再下沉。面南。两脚跟蹬地前跃,落地成马步。右拳逆缠下落,两拳双逆缠向两胯侧外开,接着,随身上跳时,两拳变双顺缠划外弧向上,合于头面前,右拳在左拳背外,再变双顺缠从中线下合至裆前,拳心向下,左拳在右拳上。眼看裆前。

动作二:身略左引右转,方向不变。两脚底用力蹬地略腾空,变两脚下落,震地有声,重心偏左脚。同时,两拳双逆变双顺缠旋圈,立即变双逆缠右前左后拉开。左掌突腕背,以大鱼际贴附于左肋下;右拳在裆部向前下击,拳心向下,拳面向前。眼看右拳前。

要领:此式高跳前跃,犹如蛙跳之势。以拳领身上窜跃起,要高,向前落地要远,跳跃的幅度较大。反之,低蹦时,脚

底离地面只有10至15厘米。落地时两脚向前移位约5至10厘米。右拳指裆前击,要与两脚震地同步,即“手到脚也到”之谓。

11、金鸡独立

动作一:身右引45°,再向左转135°,面东。左脚划弧后扫提起,再落地震脚于右脚旁;右脚提起,成左独立步。同时,两拳左逆右顺缠变左顺右逆缠,向右侧下采,再翻左逆右顺缠上提,左拳突腕背,以拳眼贴附于上腹偏右处;右拳向上经右额,向前逆缠变勾手,突腕背,指尖向下。眼随右掌,再向前平视。

动作二:身向右转45°,面东南。右脚向前上步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同进,右勾手变掌,逆变顺缠旋圈,以掌背向地下落至上腹前;左拳顺变逆缠成立掌,小鱼际和掌根经与右掌心摩擦向前击出。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眼看左掌前。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唯左右反之。方向不变,仍面东。 要领:两脚独立前,两手在身侧向下、向后,划外弧向上、向前抡一大立圆。独立时勾手指尖向下,似鸡头向下啄米,力贯指尖。向前推掌要两掌前后摩擦有声,似开弓放箭。

12、护心拳

动作一:身下沉,向右转45°,面东南。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虚点在左脚旁。同时,右掌握拳,逆缠向下至裆前,拳眼向里,拳心向右;左掌握拳,逆缠以拳眼贴附于右小臂背侧。眼看右肩外。

动作二:身继续向右转135°,面西。右脚外翻向西上一步忠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同时,右拳顺缠向上挑至咽喉前,突腕背,拳心向里;左拳顺缠以拳背贴附于右小臂里侧。眼看右拳前。

动作三:身向右转90°,面北。左脚向前上步,脚尖里扣踏实,右脚尖略外撇。同时,左拳逆缠下合,以拳眼贴于上腹中线,左肘前合;右拳顺缠下合,以拳眼贴附于左小臂外。眼看左肘前。

动作四:身向右转90°,面东,右脚外撇,向东上步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同时,左拳逆变顺缠从右小臂下向前钻出,拳心向上,拳面向前,位在上腹前;右拳逆变顺缠,以拳背贴附于左小臂里侧近肘处。眼看左拳前。

动作五;身下沉,向左转45°,面东北。左脚向前虚点在右脚旁……动作五、六、七、八与动作一、二、三、四同,唯左右反之。

要领:此式两拳、臂相互粘绞不脱,左右、上下翻转护心。步法灵活多变,四面八方兼顾。转身小巧玲珑。两胯松沉,不能上拨。

13、六封四闭

动作一:身向左转90°,面北。左脚后撤一步,右脚略向前上步,脚尖向东北,重心偏左脚。两拳变掌,双逆变双顺缠十字交叉,合于咽喉前,掌心向里,右掌在左掌外。眼看右前。

动作二:身向右转45°,面东北。重心移右脚,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两掌顺缠在咽喉前,中指相对,拉开外掤,再继续顺缠掌心上托,指尖向外开,向后变逆缠从咽喉前,经两乳向右侧胸前推出,两掌心向前,左指尖向右上;右指尖向左上。眼看两掌前上。

动作三;身略下沉,再变上升,方向不变,右脚仍向东北前垫半步,左脚随铲地,仍是右弓步。同时两掌双逆变双顺缠,从胸前下按至小腹右侧前。眼看两掌前下。

动作四:身向右转45°,面北。左脚向左前上步,脚尖向西北,重心仍在右脚。两掌双顺缠十字交叉合于咽喉前,掌心向里,左掌在右掌外……动作四、五、六同动作一、二、三,唯左右反之。

要领:两掌在两腮下双顺变双逆缠旋圈,再向胸乳前双逆推出,双掌成八字形。两指尖之间相距约一拳。下对膝盖,力在大鱼际一侧。双逆缠前推时,要有将人推上屋顶之意;再变双顺下按,力在小鱼际一侧,要有将人按入地下之意。

14、纵横劈击

动作一:身向右转135°,面东。右脚向东上步,重心仍在左脚。同时,两掌双逆缠握拳,左拳里收,以拳眼巾肚脐;右拳划下弧向右外下开,位在右脚上,拳轮向上,拳背向左。眼看右拳前。

动作二;身略左引右转,方向不变。重心移右脚,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再向前略逆缠一下,变顺缠收回,以拳背贴附于左小臂里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左;左拳逆变顺缠,从肚脐前向前击出。拳心向上,拳面向东,小臂与地面成水平。眼看左侧前。

动作三:身略右引,再向左转180°,面西。左脚外翻向西踏实,右脚随铲地,成左弓步。同时,两拳略左逆右顺缠上提,变左顺右逆缠下采至右胯前。接着,两拳变掌,随转身。左掌逆变顺缠突腕背,从中线上提,经下颚向前至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上;右掌从身右侧顺缠划上弧,经右耳向前变逆缠下劈至左掌心。眼看两掌前。

动作四:身螺旋下沉,向左转45°,面西南。右脚向前上步,脚尖略里扣踏实,左脚随铲地。两掌粘连不脱,左掌在右掌外,顺变逆缠旋圈,再变两掌双逆缠分开,向左右横劈,两掌与乳部等高。眼看右掌。

要领:此式左拳随转身顺缠前击,再翻身右掌下劈左掌,两次转身要灵活,“步随身换”,前后兼顾。两掌横劈,意注右掌。动作类似一路拳的“前蹚拗步”,但身法较低,两掌分开的幅度较小。

15、耳环跟打

动作一:身向右转45°,面西。左脚向西上上步踏实,右脚随铲地,成左弓步。同时,两掌顺缠,掌心对耳朵,向后、向下、向前划一小立圈,再变两掌勾指,突腕里向前打双竖肘。眼向前平视。

动作二:身向右转180°,面东。右脚外翻,向东上上步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两掌双顺缠在颈项前外掤,掌心向里,中指相对。再变两掌心向耳朵,向后、向下、向前划一小立圆,变两掌勾指,突腕里向前批双竖肘。眼向前平视。

动作三:身向左转45°,面东北。重心后移,右脚向东北前垫半步,左脚随铲地,仍为右弓步。同时,左掌顺缠划下弧向前上,变逆缠勾指划上弧向里,贴附于右小臂里侧近肘处。右掌逆变顺缠从左腕下前穿,勾指突腕里,掌心对右耳,右肘前挑。眼看左前。

动作四:身向左转90°,面西北。左脚向西北上步踏实;右脚随铲地,成左弓步。同时,右掌顺缠划下弧略向前上,变逆缠勾指再划上弧向里,贴附于左小臂里侧近肘处;左掌逆变顺缠从右腕下前穿,勾指突腕里,掌心对左耳,左肘前挑。眼看右前。

要领:此式又名“捂耳肘”。两掌心好似在捂着耳朵转圈,再向身前发竖肘。动作一、二是双捂耳;动作三、四是单捂耳。重心一侧的肩、胯、膝要上下对齐。

16、倒转左右七星

动作一:身向右转45°,面北。重心移后,左脚略垫步再踏实,右脚以脚跟外侧领劲,抽后踢起。两掌握拳,双顺缠拳心向里。接着,右拳顺变逆缠,在左拳外经右身侧向上反撩,位在右臀外,拳轮向上,拳背向前;左拳顺变逆缠向左上,位在左头额外,拳心向外。眼看右拳。

动作二:身向右转90°,面东。右脚随转身向东上步落地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右拳逆缠向前变顺缠里收,同时左拳逆变顺缠从右拳背外向上,两拳成十字交叉于胸前,拳心向里。眼看两拳前。

动作三:身略下沉再上升,方向不变,重心后移,右脚向前略垫步踏实,左脚随铲地,仍为右弓步。同时两拳双顺缠变双逆缠,突腕里十字外外掤。眼看两拳前。

动作四;身向左转90°面北。重心后移,右脚略向前垫步踏实,左脚以脚跟外侧领劲向后踢起……

动作四、五、六与动作一、二、三同,唯左右反之。定式面西。

要领:此式与108式长拳 “七星拳”相似。不同处是长拳转身时是向后撩的相反方向转身,而短拳是向后撩脚的方向“倒转”。

17、翻花炮孤雁出群

动作一:身向左转45°,面西南。重心略向后移,左脚向西南上步踏实,右脚随铲地,成高架左弓步。同时,左拳逆变顺缠向左膝下击,位在左肋前,左小臂与地面成水平,掌心向上;右拳逆变顺缠贴附在左小臂里侧,眼看左拳前。

动作二:身略右引,再向左转,方向不变。重心略后移,左脚向西南垫步踏实,右脚随铲地,仍为左弓步。同时,左拳顺缠向上变逆缠外翻,位在左头额前,拳心向外;右拳逆缠向里,突腕背,以拳眼贴附于上腹部,右肘前合。眼看右肘前。

动作三:身向右转180°,面东北。右脚略收再后翻,脚尖向东北上步踏实,左脚随铲地,成右弓步。同时两拳双顺变逆缠,右拳向下护裆,左拳贴附于右小臂里侧近肘处。接着,右拳变顺缠随转身向上,经胸前向右膝下击,位在右肋前,右小臂与地面成水平。拳心向上;右拳逆变顺缠贴附在右小臂里侧。眼看右拳前。

动作四:身略左引,再向右转,方向不变……动作同动作二,唯左右反之。

动作五:身向左转90°,面西北。重心移左脚,右脚尖里扣。同时,右拳顺变逆缠,向左划上弧,经头面前,向左肩外下盖至右肋前,拳心向下,拳面向左;左拳逆变顺缠,在右小臂里,向左划上弧经胸前,向左甩出,高与左肩平,拳心向上,拳面向左,肘尖下近右拳面,左拳长右拳短。眼看左拳前。

动作六:身向右引45°,再向左转90°,面西。重心后坐,左脚尖略外撇踏实,右脚向西提膝翅腿,成左独立步。同时,左拳顺变逆缠向里下盖至拳眼对右肋,拳心向下;右拳在左小臂里,逆变顺缠从中线上穿至鼻尖前,再变逆缠外翻,拳眼对右面颊,拳面向上。眼平视前方。

要领:动作一、三与前3式“翻花炮”同。唯方向是另一面的相对隅角。此式动作一、三是从上向下盘击打;二、四是护上向中盘以肘横击。上、中、下三盘俱全。同样,动作六定式向上击拳、中间竖肘前击、下面翅腿,也是三盘俱全。

18、下扎势

动作一:身略上升向右引45°,面西北。右脚向后落地踏实;左脚里收虚点在右脚左侧前。同时,右拳逆缠在左小臂里向下,再变顺缠从左小臂外上翻外开,至头面右侧,拳轮对右耳,拳心斜向右后;左拳逆变顺缠向下、向左外开至左胯前,拳心向上。眼看前下。

动作二:身下沉,向左转90°,面西南。左脚略外翻,向西南垫步;右脚向前一步,虚点于左脚里侧前,成左虚步。同时,两拳双顺变双逆缠合,右拳从右耳前经右肩,下插至拳心对右膝里侧,拳面抽下;左拳向右,突腕里,以拳眼对右肩窝,拳面向上。眼看右肩前。

要领:此式右肩下沉与右胯上下对齐。两肩要平,不能左肩高右肩低。两拳双顺缠大开,但身不要上升过高;双逆缠大合,身法、步法要小巧轻灵。

19、翻花舞袖

动作一:身下沉,向左转45°,面南。右脚向西前上半步,左脚不动。同时,右拳逆变顺缠,随右脚前钻,高度略低于肩,拳心向上,拳面向西;左拳继续逆缠,沿肩窝向上,拳眼贴附于左肩上。眼看左前。

动作二:身跃起,向左转90°,再下沉,面东。左脚略提起,右脚蹬地跃起,随转身向东,两脚右前左后落地,重心偏左脚。同时,两拳左逆右顺缠变左顺右逆缠,划上弧,经头面右侧向前下砸至上腹前。右拳心向左,拳眼向上,小臂与地面成水平;左拳心对右小臂里侧近肘处,拳眼向上。眼看右拳前。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唯左右反之。面向西方。

要领:止式犹如从搭肩的一手抓住露在洞外的蛇尾;另一手抓住蛇尾前段,转向背对蛇洞,翻身把长蛇从洞里背拨出来,将蛇头甩至身前。左右两次翻身拨蛇动作要连贯,两臂似挥大铁锤,在左右身侧抡大立圆。身似龙蛇翻舞。

20、分门一脚

动作一:身下沉向前,仍面西。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不动。同进两拳变掌,双逆缠向两胯外下开,划上弧变双顺缠十字交叉于胸前。右掌在左掌外,双掌心抽里。眼看两掌前。

动作二:身略上升,再略下沉向前,方向不变。重心移右脚,左脚前揣弹踢。同时,两掌双逆变双顺缠旋圈,再变双逆缠双分外开至两肩外,两掌心向下。眼向前平视。

要领:动作一为蓄劲,动作二为发劲,两掌向外横劈弹抖,两腕要松活,力凝两掌缘,下揣的左脚,脚尖翘起,力聚脚跟。陈鑫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云:“不是肩肘能破敌,一足蹬倒凤凰台。”一脚蹬出意欲破墙倒台。

21、转身一拳

动作一:身略右引,再向左转90°,面南。左脚向后撤一步,脚尖向东,重心略移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心,略里扣。同时,左掌逆缠略向下蓄,随转身向左,突腕背上提至下颚左侧,小臂与地面成水平,肘尖向东横击;右掌握拳逆变顺缠抽上,拳轮斜对右耳。眼看左肘尖前。

动作二:身继续抽左转90°,面东。重心继续移左脚,右脚里扣随铲,成左弓步。同时,左掌逆变顺缠外翻至胸前,掌心向上;右拳逆变顺缠,以拳轮一侧下砸左掌心,拳面向前。眼看右拳前。

要领:当左肘尖横发时,右拳已把劲蓄好。此即“发中有蓄,蓄中有发”之谓。右拳下砸,劲起脚跟,丹田、腰胯旋拧,以加强右拳之力。

22.穿梭两脚难

动作一;身下沉,向右转45°,面东南。右脚向左脚靠拢,再向东南上步踏实,随即左脚跟离地约2厘米。同时,左掌顺变逆缠,在胸前翻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右前;右掌逆变顺缠,掌心向上,贴左掌背前穿,高与咽喉齐,指尖向前。两掌粘连不脱。眼看右掌前。

动作二:身向左转90°,面东北……同动作一,唯左右反之。动作三:身向左转30°,面略偏北。重心移右脚;左脚走外弧至右脚后。同时,左掌顺变逆缠里翻至胸前,指尖斜向右,掌心向下贴附于右小臂里侧;右掌逆变顺缠,突腕里,从左腕里下,向前穿出至咽喉前,再变略逆缠,突腕里,指尖向右外旋转托腮,右肘外旋向前掤。眼看右肘前上。

动作四:身向右转150°,面略偏南……同动作三,唯左右反之。

要领:动作一、二左右反复连续向前进步;动作三、四,左右反复连续向后退步。步数不限,唯前进与后退的步数大致相等。进步时,两掌背相对而过,轮番前穿,有掌从口出之感;退步时,两掌心相对而过,轮番前穿,再加掌外旋和前掤肘的动作。此名“青龙舔爪”。掌与脚要上下呼应、协调,左右连环进退。

23、舞袖推山

动作一:身向左引转45°,面西北。重心移左脚,两脚不动。两掌左顺右逆缠变左逆右顺缠,向左下采。眼看右前下。

动作二:身向右转90°,面东。右脚后撤,同时左脚向前“倒步”,两脚着地时,重心偏右脚,再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掌左顺右逆缠,从左下向左后、向上、向身前,划一立圆,随步下劈至裆前,左掌在前,右掌略后,两掌缘向地。接着,随重心前移,两掌双逆缠前推。眼看左掌前。

动作三、四与动作一、二同,唯左右反之。

动作五:身向左转45°,面北。重心移左脚,右脚上步里扣。同时两掌双顺缠十字交叉前合于咽喉前,右掌在左掌外,两掌心向里。眼看两掌前。

动作六:身下沉,方向不变。两脚不动。两掌双逆缠左右下开至两胯前,再变双顺缠里抽,掌心向前,两掌缘贴附于腹股沟上,指尖斜向下。眼看胸前。

动作七:身略上腾再下落,方向不变。两脚底蹬地略前移震地。同时,两掌双顺缠沿两肋上托至两乳下,变双逆缠旋圈前推,突腕里,两掌缘向前,指尖向上。眼看两掌前。

要领:此式向左右两侧抡立圆,要连贯圆活。双掌前推劲起肚子底,力在掌缘近小鱼际处。上下、左右、前后配合一致。

24、回身当头炮

动作一:身略左引,再向右转,仍面北。左脚向左横垫半步,右脚随虚点左脚旁。接着,右脚向右横开一步,左脚略动步随铲地,重心偏右脚,成右不丁不八步。同时,两掌握拳,右拳顺缠经头面向左,再变逆缠沿头额前向右抽回;顺缠以拳背贴附于右小臂里侧,变逆缠以拳轮贴附于右小臂北侧。眼看左前。

动作二:身下沉,方向不变。两脚不动。两拳不动。两拳双逆变双顺缠向下砸至裆前。右拳长,左拳背贴附于右小臂里侧,两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前。

动作三:身腾空跃起,向左转180°,面南。两脚蹬地。同时,左拳变掌,顺缠上托变逆缠向下击拍右小臂;右拳逆缠向上横小臂于头额前上。眼看前上。

动作四:身下落,方向不变。两脚落地下震。同时左掌右拳双顺缠,以右拳背下击左掌心,位在肚脐前。眼看前下。

收势。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