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克油 三克油(小小说)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3 14:02:59
分享:

三克油

正文/彭安贤

“什么时候...当……”铃响了,孩子们高兴地跑向操场,红领巾在阳光下闪着红光。

丽莎放下打铃的铁棒,微皱的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对她来说,这个铃铛显然是来自驾驶战斗机的父亲在云中的三个角:三克油...

丽莎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这是她第九次来腾冲。她是来给学校捐一批电脑的。这二十年来,她去腾冲坚持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街头小学敲钟。据说这个钟是飞虎队飞机上的大齿轮。

二十年前,丽莎第一次来到腾冲,寻找在援华空难后参加抗日飞虎队并救出父亲的恩人。经过多方努力,她终于在街头镇一个叫黄家寨的小山村里找到了救世主黄老。

“这时候,我听到后山传来一声巨响,熊熊大火爆发了。当我们看到飞机降落时,救人很重要!我们赶紧扔下锄头,向山上跑去……”黄老缓缓说道。黄老80岁了,身体还不错。

“在坠机现场,我看到一片混乱,飞机被火焰覆盖。我们迅速召集村民灭火。全村男女老少都投入战斗,拿着锅碗瓢盆从山沟里运送米珠卡玛。过了半天,火渐渐灭了。”

“大家分散到山里,看看有没有幸存的伞兵!”黄老和村民们打招呼,在山里展开了搜索。

山又高又密,村民们在山里艰难行进。突然,天渐渐黑了。

“快看!那里挂着什么?”一个村民指着挂在悬崖边上的一棵树,看到那里挂着一些布和绳子,还在动,好像一个人在那里挣扎!

“快,上树救人!”在黄老的指挥下,几个年轻人爬上树,砍断脚镣,人得救了。

“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挂着?”见人醒了,形势问道。

那人只是摇摇头,嘴里喋喋不休,谁也不明白。

那个人是个外国人,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我看见他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黄老带领村民抬他回家。黄老的老婆煮了几个鸡蛋递给他吃。

他怀疑地看着,没有动筷子。

“这个外国人可能不懂中文。我们去永安街找艾老师翻译吧!”黄老说。嫪毐先生是永安街的一名教师,懂英语。

艾先生骑着马来了。经询问情况,他知道此人是前往腾冲抗日的美国飞虎队盟军飞行员卡尔尼。仔细一看,他的衣服背面有一个政府做的中国印:“外国人来中国打仗,军民共救”。

晚饭后,卡尔尼不会用筷子。他从军用挎包里拿出刀叉,大家一起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卡尔尼住在黄的家乡,村民们陆续给他送来鸡蛋和食物。在村民们的精心照顾下,卡尔尼的健康逐渐恢复。

当地政府联系了军方,卡尔尼不得不向省会昆明汇报。

知道卡尔尼要走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给我送行。

“以后飞过村子空的时候,我会鸣笛三声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三克油!”艾先生翻译完,眼泪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卡尔尼眼里含着泪水离开了。

空村里是驼峰航线,是日本人在战争前线封锁后开辟的国际航线。援助中国的军火物资都在这里运输,这里被称为“抗日生命线”。

抗战结束前,战斗机不停地在空穿梭。

村民时不时会听到空传来三声喇叭声,村民知道卡尔尼在给他们发信号:三克油!艾先生说三克油就是谢谢。

智社平台推广:

Xdzxshige@126.com洪春生王成元xdzxsanwen@126.com苏和盛黄永英xdzxxiaoshuo@126.com王敬全王俊英xdzxxinxiu@126.com宋桂杰xdzxyinwen@126.com耿秀平[/Br/]xdzxzawen@126.com张惠强cnd666@126.com吴妙淼龙以真

顾问:董守和、易宁编辑:刘在线编辑:高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