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26 18:26:57
分享:
1、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我们了解了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使用止血带,但是如果伤者还是出现止血不止的情况,应该说,要及时送到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了病情,影响身心健康了。

  1.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 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2、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有出血的情况的话,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在很多的止血办法中止血带还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只是说一些使用方法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注意到位。了解详细的注意事项也是为了帮助在使用的时候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那么,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们了解了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使用止血带,但是如果伤者还是出现止血不止的情况,应该说,要及时送到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了病情,影响身心健康了。

1.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 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7.止血带必须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于前臂、小腿,因为前臂、小腿有骨间动脉的分支,止血不彻底; 上止血带,一般需行CEA/CSEA、臂丛阻带麻醉或全麻,否则时间长了,局部压迫引起的不适,会影响患者配合,除非手术时间很短。 伴有患肢动脉、静脉、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带;肿瘤、炎症性手术可用止血带,但禁止驱血。

8.

根据上文的内容,大家了解到了下肢止血带注意事项有哪些,这样的话就能及时帮助患者止住血。同时希望大家明白的就是止血带一般都是需要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使用,如果在不是太明白的情况下,建议还是今早的去医院进行治疗比较好。

3、止血带怎么使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出血的情况,这个时候大家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用止血带进行止血。这样才能防止伤者流失过多的血液,但是往往有很多的人因为不知道止血带的用法,为患者还带来了更大的危害,所以说大家应该了解下有关于止血带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用到有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帮上忙。那么,止血带怎么使用?

使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出血伤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为度),事先将患肢抬高数分钟,局部垫上毛巾或其软组织物,以防组织擦伤。由于用止血带后,结扎部位下方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时间一久易致组织缺血。坏死,所以绑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约半分至一分钟,以使血液流通。为此,凡上止血带的地方应有明确标记,注明绑止血带时间,以便转运,接收单位据此能放松,并作必要处理。

如果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宽的布条、毛巾、绷带等代替,但要严防勒伤组织。

在外伤急救中,常常用到包扎。包扎伤口除了具有保护伤口、预防感染外,还有止血功能;某些包扎又可以作为固定患肢的方法。

目前常用绷带包扎小伤口,而把三角巾作包扎大伤口之用。

绷带包扎法:绷带通常分硬绷带及软绷带两种,硬绷带是在市制的绷带上洒上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绷带。这里,我们主要谈软绷带。

常见的软绷带有以下几种:

a.粘膏(即橡皮膏)。

b.卷轴绷带:用纱布卷成,是绷带中用途最广也最方便的一种,一般长度是5米,宽度根据需要而定。

使用时,救护人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先在创面上盖好消毒纱布,然后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用绷带的外面贴近局部,包扎时通常由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绷带不易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一般手臂弯着绑(屈肘),腿要直着绑,以便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以上就是根据止血带怎么使用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如果说之前还不知道的话。希望大家能仔细认真的了解下,这样的话能及时的应对突发的情况。也不会说因为不知道止血带怎么用,而加重患者的疾病。

4、怎样使用止血带止血

   日常生活当中会出现一些出血的状况,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止血带止血的方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止血带怎么使用,反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这些常识,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怎样使用止血带止血。

使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出血伤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为度),事先将患肢抬高数分钟,局部垫上毛巾或其软组织物,以防组织擦伤。由于用止血带后,结扎部位下方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时间一久易致组织缺血。坏死,所以绑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约半分至一分钟,以使血液流通。为此,凡上止血带的地方应有明确标记,注明绑止血带时间,以便转运,接收单位据此能放松,并作必要处理。

如果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宽的布条、毛巾、绷带等代替,但要严防勒伤组织。

在外伤急救中,常常用到包扎。包扎伤口除了具有保护伤口、预防感染外,还有止血功能;某些包扎又可以作为固定患肢的方法。

目前常用绷带包扎小伤口,而把三角巾作包扎大伤口之用。

绷带包扎法:绷带通常分硬绷带及软绷带两种,硬绷带是在市制的绷带上洒上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绷带。这里,我们主要谈软绷带。

常见的软绷带有以下几种:

a.粘膏(即橡皮膏)。

b.卷轴绷带:用纱布卷成,是绷带中用途最广也最方便的一种,一般长度是5米,宽度根据需要而定。

使用时,救护人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先在创面上盖好消毒纱布,然后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用绷带的外面贴近局部,包扎时通常由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绷带不易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一般手臂弯着绑(屈肘),腿要直着绑,以便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以上就是止血带止血的方法,当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只要按照以上的几个步骤,就可以有效的止血,这样也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是比较实用,简单的一种方法,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5、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是一种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制成的,它是一种呈现长条扁平型的止血药物。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的使用,他的止血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却对于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使用方法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扣式止血带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急救方法

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

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

检查手术是否成功的同时,尽快松开止血的绷带,弄清楚导致出血的动脉,是否仅仅是包扎完毕的那一条血管。如果发现仍会流血,应立即重新扎上止血带,继续寻找破裂的血管。组织中会有其他的小血管,它们会提供肢体维持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血液,维持循环。

不要把止血带留在原处。

使用部位

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选择宽度至少5厘米(2英寸)的布带,当作止血带来使用。如果被迫使用更窄的线(电线或者是绳索)的话,必须垫上折叠多层的布料,以减少不适感,避免损伤神经或者肌肉。

止血时,将止血带沿着肢体捆绕3圈,系成一个半结,在结上放上一根轻便的短棍,再把它捆成双结。必须把止血带捆紧一些,直到出血停止。

止血时,止血带必须捆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供应,但是要有间隔地松开一次,上述捆扎的方法可以方便松开。

血管结扎好后,应完全解开止血带。

注意事项

1.止血带会阻断血液的流动,捆扎的时间过长会严重损伤组织——甚至于导致肢体坏死。

2.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绝不要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3.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盖,不要遮住捆扎在肢体上的止血带。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个人留在营地中,在他的头,用签字笔或者是口红,写上捆扎的时间和工具箱的位置。

4.检查血液的循环情况。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应该松开布带,否则时间一长,会引起组织坏死。

5.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一般止血时,应先尝试直接是压法,然后是用施压位点法,直到使用在伤口处保持直接施压的方法。如果伤口位于肢体的末端,可以将伤处抬高。

上述向大家介绍了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以及他的注意事项,止血带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一般用来快速止血,因此大家一个人去郊外旅行以防万一的话也可以带上止血带。一般情况下止血带也可以通过非专业人士进行包扎,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让专业的医疗人士进行包扎。

6、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或者受伤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孩子因为在小的时候调皮不听家长们的话,很是容易受伤。发生流血的情况,在大部分的孩子身上都有发生。这个时候用到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对于止血也是有着很棒的止血效果的。但是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对于止血带用到的压力,小孩子和成人是不同的,那么,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正确使用止血带 (1)术前要对止血带进行仔细检查,如气囊是否漏气,打气筒是否好用,气压表是否准确。

(2)根据患者年龄、肢体周径、病人体质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气压止血带。

(3)放置止血带的部位应正确,止血带要绑于肢体肌肉较丰富部位,以防损伤神经。上肢者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者应放在大腿根近腹股沟部。

(4)绑止血带时,止血带下要垫一个小单(布),并使接触皮肤面保持平整。止血带要绑的松紧适宜,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即可防止污染手术野,又便于打气。气压止血带外最好再缠固定带或绷带加压固定,防止充气后滚动。

(5)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6)准确记录气压止血带充气时间,上肢以1h,下肢以1.5h为限,时间到时,需提前通知手术医生做好放气准备,如需继续使用,应先放气5~10min后再充气并重新记录时间。

(7)松止血带时,放气要缓慢,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引起休克。手术完毕去除止血带后,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数分钟。

二、气囊止血带的使用误区 1 手术台上捆扎的误区

(1)肱骨及股骨中下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往往需要无菌止血带,由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捆扎,因而致使止血带的松紧度没有保证,充气量也无法确定,造成出血,甚至出现皮肤坏死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2)驱赶血液时,驱血带每周圈间都留有大小不等的距离,形成间断驱血,效果极差;

(3)驱血时用力不匀,一绕一缓,不能持续用力,止血效果差;

(4)肱骨中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使用小儿无菌止血带止血,因气囊短而窄,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反而出血更多。

2 手术前台下捆扎的误区

(1)捆扎过松或压力不足,出血多;

(2)捆扎过紧或压力过大,易产生并发症;(

3)捆扎前缠绕保护肢体的无菌巾未铺平,使其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水泡;

(4)止血带使用超过时限,病人疼痛难忍;

(5)捆扎位置不当,压迫神经,造成麻痹;

(6)充气过后止血带涨开或脱滑,延误时间;

(7)通气管与止血仪衔接不紧或中途脱落;

(8)多个肢体同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关于小儿止血带压力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家长们和一些想要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生活中这些都是可以帮到大家的生活的,同时有些止血带只能说是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使用。所以说一旦比较严重的话希望大家能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