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桂枝白芍方有什么作用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25 04:19:29
分享:
1、桂枝白芍方有什么作用

一、桂枝白芍汤--《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桂枝、白芍、甘草、人参、黄耆。

【功能主治】出疹因麻黄药太多,或暑月服表药,汗出过多亡阳,表气空虚,邪往凑之,变成中风,冷汗大出,遍身凉,手足冷,身项强掣,角弓反张,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服药后,身温、汗止者,可治;身冷、脉微,汗不止者,不治。

二、桂枝白芍等煎水有助治疗过敏性鼻炎

组成  桂枝15~30克,白芍15~30克,蝉蜕15~30克,僵蚕15~30克,白土苓15~30克,地肤子15~30克,白鲜皮15~30克,炒乌梅15~30克,生百部15~30克,炙甘草15~30克。

功效  调营和卫,驱风燥湿,缓冲激惹,解除过敏。

主治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疹及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各种过敏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桂枝白芍方的作用有什么,在平时服用的时候我们最好是不要自行购买服用,而是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后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这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切勿因自行服用时造成严重的后果。

2、中药桂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第一、【功效作用】

1.发汗解肌:用于表虚感冒,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

2.温经通脉:用于宫寒闭经及寒凝血脉引起的肢麻身冷血痹症,可与黄芪、附子、白术、桂枝同用。

3.温阳化气:用于慢性浮肿病人。此类病人皆痰饮水湿为患,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上中下三焦道路壅塞,营卫运行不畅,膀胱气化失司,蒸化无权,水不化气,滞而为水,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皆为阴邪,得阳则化,故用桂枝辛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助三焦之阳,为痰饮水湿必用之品。

4.温经除痹:痹乃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之,即相当现在风湿性关节炎。因本品温通经络,外可辛散祛风胜湿,内可温通散寒止痛,更能领祛风湿诸药直达病所,收一举三得之效。

5.温通胸阳:胸为上焦,内藏心肺,为阳气升发之地,肺主气,心主血脉,气血运行赖以阳气推动,胸阳不振,则气血无力推动而成心廊痹阻,即现在的冠心病之类。桂枝辛可通行,温能助阳,为温通胸阳之佳品。

第二、桂枝的功效

桂枝的功效大致可以分为合营、通阳、利水、行癣、补中、散寒等,以下为详解。

散寒解表

桂枝辛温发散,具有疏散风寒之邪外出的功能,《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言桂枝“味辛,温,无毒”;宋《本草别说》:“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清《本草备要》也云:“桂枝治伤风头痛,无汗能发;中风自汗,有汗自止”。可见历代本草书对桂枝具散寒解表功效的观点是统一的。但清代部分医家认为桂枝性温且热,性偏则有“毒”,宜辨证明确后使用,否则用之则伤人。

调和营卫

历代医家多认为桂枝有调和营卫的作用。《本草纲目》说:“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景岳全书》说:“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故能治伤寒,发邪汗,疗伤风,止阴汗”。清《本草求真》直接谓之“调和营卫”。可见历代医籍和本草著作都认为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功能。

温通经脉

桂枝药材为枝条,枝条可通达四肢,具温通经脉之功。清张秉成指出:“桂枝体用可通肢,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本草便读》)。汪昂评之“痛风有风痰、风湿、湿痰、瘀血、气虚、血虚之异,桂枝用作引经”(《本草备要》)。黄宫绣对其宣痹的功能进一步阐发说“桂枝能横行于臂,治痛风(行痹),须用桂枝以为响导。”(《本草求真》)清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总结道:“桂枝所优,在温经通脉,内外证咸宜”,均说明桂枝具温通经脉之效。

第三、【配伍应用】

1.配芍药:桂枝辛甘温,走表则辛温发散,入里则甘温补虚;芍药苦酸微寒,苦酸清热,酸寒敛阴。桂芍相合,一辛温发越阳气,一酸寒收敛营阴,一刚一柔,一阳一阴,一散一收,相互为用。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2.配麻黄:麻黄偏于肺经气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专发汗而散寒邪;桂枝偏入心经血分,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能解肌而去风邪。两者配伍,既入卫,又入营,解肌发表,温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而解。

3.配甘草:甘草甘平,补脾缓中,益阴生阻,调和诸药。桂枝配甘草,专行营分而走里,辛甘发散为阳,辛从甘化,阳中有阴,补营气,益心气,通心阳,善治心悸、脉结代诸症。

4.配大黄:大黄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号称将军,又有通瘀行血之功。二者相配,寒热并用各得其妙。

5.配附子:附子大辛、大热、大毒,纯阳燥烈,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有回阳救逆、峻补元阳、散寒之功,彻内彻外,果有真寒,无所不治。二药相伍,两阳相加,温经脉、通关节、散沉寒,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烦疼,不能转侧,屈伸不利,又可温通血脉,治阳虚阴凝,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之证。用于阳虚水肿,可通阳化气;阳虚感寒,可助阳发表,无大汗亡阳之虞。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哪些禁忌?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以桂枝还有龙骨,大枣还有芍药和牡蛎制成的,有着调理阴阳还有治疗男人失精,遗尿和不耐炎热的功效,龙骨中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钙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凝固还有降低骨骼肌肉的兴奋程度的效果,能起到一定的镇静和止血的效果,不可以和和海藻,生葱以及猪肉等等同时服用。

别名

桂枝龙骨牡蛎汤、龙骨汤、桂枝牡蛎汤、龙骨牡蛎汤

原方组成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3两,牡蛎3两。

组成

桂枝 芍药 生姜各15克 甘草10克 大枣4枚 龙骨 牡蛎各15克

用法

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

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燮理阴阳,交通心肾。

主治

虚劳阴阳两虚,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脉得诸芤动微紧。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歌诀

桂枝汤加龙牡蛎,调和阴阳固涩剂;男子遗精女梦交,盗汗脉芤诸痛祛。

临床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癔病、失眠、遗精或滑精、不孕症、先兆流产、久泻、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小儿支气管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当归、全虫治疗癔病;加川断、杜仲、枸杞子治疗神经衰弱;加附片、紫云英、干姜治疗不孕症;加姜半夏、陈皮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肺炎、小儿心脏病、不射精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镇静的作用,龙骨含碳酸钙、硫酸钙的成分,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骨骼肌兴奋,达到镇静、止血的作用。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