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25 01:03:45
分享:
1、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

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

临床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者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病变

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器官肿大或者异常肿物需要考虑髓外浆细胞瘤或者淀粉样变。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髓外浆细胞瘤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2、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介绍

什么是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要搞清什么是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首先要清楚多发性骨髓瘤分型。

1、多发性骨髓瘤一般为5型:

(1)孤立型;(2)多发型;(3)弥漫型;(4)髓外型;(5)白血病型。

2、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

(1)IgG型:多见,占50%-60%,易感染,高钙血症和淀粉样变较少见。

(2)IgA型:占25%,高钙血症明显,合并淀粉样变,出现凝血异常及出血倾向机会较多,预后较差。

(3)IgD型:很少见,仅占1.5%,瘤细胞分化较差,易并发浆细胞性白血病,几乎100%合并肾功能损害,生存期短。

(4)IgM型:少见,易发生高粘滞血症或雷诺氏现象。

(5)轻链型:占20%,80%-100%有本周氏蛋白尿,易合并肾功能衰竭和淀粉样变性,预后很差。

(6)IgE型:很罕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7)非分泌型:占1%以下,血与尿中无异常免疫球蛋白,骨髓中浆细胞增高,有溶骨改变或弥漫性骨质疏松。

2、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及意义

目的探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学分型在早期诊断对临床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意义。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减少误诊、漏诊(较其它型多发性骨髓瘤更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延长患者生存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白七药之白三七治疗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中草药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3、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方案是什么?

对于高危患者,目前仍主张应用以万珂为主的方案,其他方案疗效欠佳。所谓高危,指的是存在p53、t(4; 14)、t(14;

16)之一者,存在髓外病变者,外周血中多次出现浆细胞者,或者合并急性肾衰竭者;上述情况多预后不佳,一般方案即便开始有效,但易短期内复发进展。不过,此类患者只是占整个群体的一小部分,因此建议患者初次治疗前一定要完善染色体、FISH、影像学评估等,以指导临床治疗。

与正常核型者的转归相比,标准细胞遗传学分析检出的任何染色体异常,均与病人转归差相关。FISH检测检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区(IgH)中的特定易位[例如t(4;14),17p13缺失和1号染色体异常]也与预后差相关。最近,基因表达谱和基因拷贝数改变已显示出一种有前途的预测作用,这种作用需要在较大型的研究中得到验证。高危疾病和预后差可用是否存在以下每个范畴中的1种来确定:低二倍体,t(4;14)或17p13缺失;高水平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或乳酸脱氢酶;以及国际分期系统Ⅲ期。标危疾病用是否存在以下指标来确定:超二倍体或t(11;14),正常水平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或乳酸脱氢酶,以及国际分期系统Ⅰ期。

4、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有什么?

(一)骨痛:

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恶性增生,浸润骨骼及骨膜,影响骨皮质血液供应,由基质细胞衍变而来的成骨细胞过度表达IL6,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甚至溶骨性破坏。故骨痛为首发和最常见症状之一。疼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多见(70%),其次为涉及胸骨或肋骨的胸瘤(20%),以随病情发展而加重。

(二)骨骼肿块和病理性骨折:

骨髓瘤细胞由骨髓向外浸润骨质、骨膜,可引起局部肿块状突起,可自黄豆至乒乓球大小,质硬如橡皮,无压痛或仪有轻压痛。多见于胸骨、肋骨、颅骨、锁骨、肩骨、鼻骨及下颌骨。

骨质疏松可致病理性骨折,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常提示有病理性骨折,多发生于活动或扭伤后,多见于下胸椎及上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或肋骨的自发性骨折。

(三)贫血和出血:

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增殖,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由于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继发感染、M一蛋白引起高粘滞血症所致的血浆容量

增加等多种因素,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生成减少、M-蛋白对血小板与凝血系统功能的于扰,血管壁淀粉样变等均可能为出血的重要原因。患

者多表现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内脏和颅内出血。

(四)易感染:

5、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一般治疗

健康宣教:①

骨髓穿刺是诊断本病必不可少的检查之一,骨穿对人体无伤害,高龄老年患者也可进行;②本病发展不如急性白血病凶猛,大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病情可得到控制;③用于治疗本病的化疗方案比较温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轻微,大部分患者均能耐受;④该病若不及时诊治,发展至严重骨病甚至截瘫或尿毒症,将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故家属及患者应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

一般治疗:①无脊柱溶骨性病变者可适当活动,有脊柱病变者应限制活动量,以免发生压缩性骨折。②适当补充蛋白质(有肾功能不全者应低蛋白、高热量饮食)、维生素、电解质等。③化疗期间及间歇期注意漱口和清洗会阴,防止口腔感染、会阴感染及肛周脓肿的出现。

放射治疗

主要用于孤立性和髓外浆细胞瘤的局部放疗。

免疫治疗

1.干扰素:α-干扰素能提高患者的化疗完全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率。剂量为:300万U,皮下注射,隔天一次。最好用半年以上。注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口服解热药即可缓解。易于门诊应用。

2.白细胞介素-2:主要用于清除残留病灶。

造血干细胞移植

50岁以下患者应积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50-70岁应酌情处理,原则上应尽量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70岁以上不宜进行。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大进步,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且二次移植的疗效更好。可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价格便宜,操作简便,造血恢复快,已被广泛采用。

6、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什么?看完后要引起警惕

1、骨折: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

2、高钙血症: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0%,临床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性多尿、昏迷。

3、高黏滞综合征:在mm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4、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并发症还有血液系统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出血、血栓等症状。

5、肾脏损害:是mm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

6、淀粉样变性: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等。

7、感染: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如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也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并发症。

以上就是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并发症的介绍了,需要提醒的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