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24 23:58:08
分享:
1、大黄附子汤

其实所谓的大黄附子汤,主要就是使用大黄和附子为主要的原材料熬制而成的,而且搭配其他不同的中药,可以用来治疗不同的疾病,所以如果是您想要使用这种药方的话,一定要注意搭配。

大黄附子汤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药理作用:主要有泻下,抗缺氧,抗感染, 镇痛作用。

1. 泻下:对寒积便秘模型小鼠,大黄附子汤、大黄加附子水煎液、大黄加细辛水煎液、大黄水煎液、附子水煎液0.14g/10g 灌胃,能显着促进小鼠排便,且能对抗小鼠体表温度的下降。

2.抗缺氧:对常压下致小鼠整体缺氧和结扎颈动脉所致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大黄附子汤水醇法提取液14.4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对氰化钾和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细胞缺氧,本方亦具有保护作用。大黄附子汤还能明显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缺氧,其作用较心得安0.2ml/10g好。

3.抗感染:大黄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和真菌。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2、大黄有什么功效

大黄有什么功效?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所云,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大黄的认识也只是其具有很好的解解毒效果,而对于他的其他作用和功效根本就不了解,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大黄有什么功效”。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3、中药里的“将军”,效果真的很猛

我们先说一下大黄的抗衰老作用。大家都知道大黄是一味攻下泄热的泻下药,中药学教材就把大黄列入泻下药来讲,一般是无法想象大黄还有抗衰老的作用,更难以想象,大黄还是清代宫廷用量非常大的一味中药。现代学者从骆驼饮大黄水膘肥、体壮、寿命延长受到启发,又从牧驼人常饮大黄水防病治病、长寿得到证实。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大黄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清代名医徐大椿在《慎疾刍言老人篇》中说“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然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而阳之太盛者,不独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故老人无不头热耳聋,面赤便燥,现种种阳证。”大黄苦寒清降,可谓是“清火以保其阴”的治标良药。

其实,大黄作为防治老年疾病的神秘良药,完全是取其“以通为补”的功用。晋代名医葛洪“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说明保持大便通畅是祛病长寿的法门。大便通畅,肺气得降,脾气得升,清升浊降,人体气机通畅,百病不生,诸证随减。

《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可以“通利水谷,调中化湿,安和五脏。”清代宫廷多用大黄代茶饮,作为日常调理之用,取其清热、通腑、健胃的功效,茶饮大黄最好选用经过炮制的熟大黄,生大黄也可以用但量一定要很小。

大黄在宫廷中另一重要应用就是治疗闭经和月经延期。《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下瘀血,血闭”;《名医别录》言其主“女子寒血闭胀”;医圣张仲景用大黄治疗“妇人经水不利下”。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用的大黄,多为酒大黄或者醋大黄,取其入血分,行血活血的作用。并且患者一定得有瘀血诸证,比如瘀血腹痛、舌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瘀紫怒张,经前腹痛,经血呈黑色有血块等。

大黄还是治疗肝硬化、退黄的首选要药之一。但凡见到湿热内蕴和或肝脾瘀血型尤其适宜选用大黄。即便其他型患者,合理配伍使用大黄也是有利无弊。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黄也有其神奇功效。给大家介绍一个偏方:生大黄30g,加水250ml,煮沸,取200ml药液,饭后温服,每日2次,同时配合用大黄水漱口,一般2天即可见效缓解。

世界上已经有19个国家药典中收录了大黄,大黄已经是世界性的生药。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即能入气分又能入血分,要想用好这味“出将入相”的良药,既需要注重辨证和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辨证准确,即可放胆使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又需要注意其煎煮方法、炮制方法和用量不同,其效果也各有不同。

大黄攻补功效的关键在于用量的大小,小剂量以“补”为主,大剂量以“攻”为主。小剂量0.3g以下,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中等剂量(1~2克大黄粉冲服或6~12克煎服)有缓泻,逐瘀之功效;大剂量(15~30克)通下攻逐之力更强。用大黄缺乏经验者,可以先从小量用起,量大则便次多而泻,量小不泻,若用于治疗老年病,抗衰老,大便以每日1-2次为度。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充分说明煎药法的重要性。大黄有先煎、后下、同煎的不同,先煎取其清泻湿热、攻逐瘀血之效;后下取其峻攻逐下之效;同煎取其缓和泻下之力。

大黄炮制方法也非常多,有很多讲究。生大黄泻热解毒、攻积导滞效果好;熟大黄泻下力弱,清利湿热效果好;酒大黄活血行血之力强;大黄炭收敛止血、止泻,止血不留瘀;醋大黄善泻血分实热,多与活血调经药联用。

4、中药大黄药性与功效

时常我们会发现,自己身边很多的药物都是中成药制作而成的,比如说大黄,大黄当中可以对于清热解毒和同感利尿有着极好的作用,大黄又被称作是川军,锦纹大黄,名字不同代表的意思相同,其实中药大黄药性很强,对于很多疾病有着极好的作用,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一个做下介绍。

大黄用于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别名:将军,川军,锦纹大黄。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与用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及男女膨胀,癃闭,淋毒,小腹满痛者。大黄12g,甘遂6g,阿胶6g,水煎顿服。其血当下。本方中大黄,甘遂虽是峻猛之药,但由于所主之证并非爆发性的急症,所以药性并不像陷胸汤,十枣汤那样凶猛。

2.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协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水煎服。方中大黄开闭泄结,通便攻积,为臣药。与附子合用,大黄籍附子大热,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得存,荡涤胃肠,攻下寒积。

3.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少腹肿痞,疼痛拒按,小便自调,或善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身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现用于湿热瘀滞的急性阑尾炎,妇女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痔漏。大黄12g,牡丹3g,桃仁9g,瓜子12g,芒硝9g,以水煎,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方中大黄苦寒降泄,其泄火解毒,荡涤肠中热毒之力尤强,且能活血化瘀以通滞,最宜于热结瘀滞之内痈证。为君药。

以上的文章了解到了中药大黄药性,中药大黄可以给予产妇沐浴有着极好的作用,特别是很多产妇的身体,会因为恶露,免疫力低下,气血不足,而造成身体特别亏虚,用大黄可以很好的解决。

5、大黄是能长期服用吗

  平常的饮食上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会有上火的情况出现。不好的生活习惯等也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发生。再有了这样的身体症状后,如果不能很及时的进行有效治疗,那么是可能会引发其他更严重的身体疾病发生的。这样的情况可以使用大黄来进行治疗。那么大黄能长期服用吗?下面我们说一下。

   是药三分毒,不建议长期服用大黄。大黄胶囊主要是由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多味中药经多重工艺精心制造而成。大黄蟅虫胶囊药方子里有很多虫子都有小毒,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患者的症状缓解了就停药,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停药,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都可以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原体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病原体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的通透性而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都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目前并没有数据显示长期服用大黄蟅虫胶囊会产生耐药性。大黄蟅虫胶囊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虽然大黄能非常有效的让身体燥热、便秘等症状被治疗好,但是也不能长期的使用大黄。这样不光是会容易让身体发生其他的疾病症状,另外还容易有依赖性产生,所以大黄最好是不要长期的使用。为了能安全使用药物,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怀孕可以吃大黄吗?怀孕吃什么比较好

大黄最适应生长于寒温带地区。叶柄味酸,常和草莓一起用来做馅,或用在水果羹和蜜饯中,也用制甜酒和开胃酒。大黄根耐寒力强,而地上部分秋霜後即冻死。叶含有毒物质,仅在喜马拉雅某些地区,人们烹食野生种的叶。食用大黄原产于亚洲,早春由地下茎发出大簇的叶,叶形大,宽达60公分(2呎),叶柄大,直径超 过25公釐(1吋),长达60公分。晚春开花,花葶大,位于叶簇中央,花小而多,绿白色。翅果有棱,含一粒种子。

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