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奋斗吧“斜杠青年”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0 18:09:30
分享:


  奋斗吧“斜杠青年”

  身兼数职,在十年前或许为凤毛麟角的能者所专有,而现在的年轻人对此已司空见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8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3%的受访青年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清研智库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中显示,全国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创业者这类“两栖”“斜杠”青年已超8000万人,以80后至95前人群为主,高学历人群占据“两栖”青年的主流。“斜杠青年”一下子多了起来。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商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兴职业的强势崛起、现代就业观、择业观的改变……都成为“斜杠青年”旺盛生长的“土壤”。“斜杠青年”由少变多,对于个人和社会均大有裨益。于年轻人来说,积极拥抱新潮流,主动淬炼自己,掌握多项技能,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不仅能获取多类报酬,还能多方位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从中获得一些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自己的目标。对于社会而言,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又适应社会多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斜杠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的多元选择,同时反哺经济社会发展,为大环境注入年轻人的活力与气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斜杠青年”应被给予更多的关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47万人,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强调多元化的平衡、力图将工作、生活和爱好进行更好地融合的“斜杠”便被不少青年视作逆境突围、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

  对此“斜杠”热潮,人社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等要制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劳动者搭建广阔的求职舞台,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强化技能提升与创业培训,鼓励青年人大胆尝试“斜杠”,舒缓就业压力,但又不能主次不分,舍本逐末,沦为青年成功、成才的 方法论,要引导年轻人客观、理性对待“斜杠”,为广大求职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助一臂之力。

  另一方面,青年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现状、理想等作出准确角色定位,结合客观实际,厘清“斜杠青年”和“兼职青年”的边界,寻求适合的职业路径、求职方向,努力提升各项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同时要防止简单沉醉于“斜杠”下面的一连串虚名光环,不知不觉地成为缺少过硬的职业技能却又好高骛远的“半吊子”,“样样都会、样样不精”,白白耗费宝贵的青春时光。

  疫情仍未结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考验,我们要充分看清“斜杠青年”的利弊,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多元的人生,让“斜杠青年”激发更多潜能。而 的“斜杠青年”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就能趟过现实的暗流,讲述更多更美的青春故事。肖光宇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