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和人教版的区别 人教版与部编版有什么不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05 03:36:38
分享: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那以前的教材与部编版教材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部编版”教材变化如下:

1.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

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2.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

以前是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现在是先认字,再学拼音。据了解,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 ,雪对风”。

3.倡导亲子阅读

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4.侧重阅读

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

以上就是“部编版”教材的变化,与传统人教版不同的是,部编版的教材加大了古诗文篇目、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先学拼音后学字的理念、提倡亲子阅读,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